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是我区教育“双千计划”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这一工程不仅丰富了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学条件和环境,而且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全面振兴广西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力促教育均衡

  一台台崭新的电脑,一幅幅洁白的电子白板,一间间明亮宽敞的多媒体教室……对于地处偏远山区的学生们而言,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现在已是触手可及。

  在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区大力强化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且以发展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为重要途径,持续提升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尤其是结合“宽带广西”“村村通”工程,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问题,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 ”在内的多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借助网络共享优质资源

  学界大师的讲座随时听,上百门精品课程任意选,各种疑难问题随便问……目前我区高校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轻松享受全国一流大学的丰富课程和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区不断构筑各种网络化学习平台,特别是加快对优质慕课(MOOC)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在自治区教育厅支持下,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与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学堂在线广西分中心平台”。通过搭建这一教育网络化资源开发平台,有力推动了线上虚拟学习环境的建设,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我区还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促进区内教育资源整合,探索全区联动开发机制,并以此形成效益明显的教育集成优势体系。例如广西高校首个课程联盟“广西漓江学堂”于2014年底在桂林成立。它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倡,目前成员包括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12所高校,且吸引了一些区外高校的加入。

  线上线下互动、虚拟现实结合、学校企业协同,“广西漓江学堂”创建的全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

  数字校园创新教育理念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高、大、上”网络技术正在一步步走进广西的各级院校,大力支持学校智能学习环境的打造。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我区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努力升级数字校园建设,实现教育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生活的数字化再造,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建立政府推动、示范引领、分步实施、奖励支持的工作机制,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技术为我所用,教学因我而变。”只有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化应用,并且使教师以创新教育理念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才能让信息技术真正融于教学之中,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区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送教下乡,安排众多优秀名师进行教学展示,增强对教学点教师的技术指导等系列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汇报、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各地区、各学校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方面,得以不断地掌握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