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终身学习途径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学习者对学习的选择性不断增大,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一番话,道出了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学分认证和互换项目避免了重复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如期拿到毕业证后,安徽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的财务人员康会说。
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学员,2013年,康会申请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安徽认证分中心的学分认证,成功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转换为4个学分。
近日,国家开放大学开放学习平台“学银在线”正式开通上线,学分银行建设向互联网推进,在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做出新探索。
学分银行建设的逐步探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终身学习途径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学习者对学习的选择性不断增大,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一番话,道出了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学分银行制度应时代而生,是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而建。”他说。
“学分银行涉及什么是学分、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或成果可以计算学分和如何计算学分、不同层次类型教育之间的学分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复杂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介绍,所谓学分银行,就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的机理、功能和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存储、认证、积累、转换的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正是基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复杂性,2012年6月,教育部设立“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等项目,要求国家开放大学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先行先试。
2012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了专设机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2013年7月,首批13个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认证点)试点单位获批,国家开放大学认证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启动;2016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联合5所地方开放大学和6家行业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学习成果互认联盟。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2012年,上海率先面向市民建立学分银行。截至2016年7月,上海学分银行中已有个人学历档案71.4万份,学分转换按课程计算超过10万门次。
5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已在全国建立了覆盖31个省市区及20个行业的70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为近480万学习者建立了学分银行账户,全面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沟通与衔接。
学分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
随着“ ”时代的到来,以大规模、在线、开放为显著特征的慕课(MOOC)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风暴。
“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已经成为事实,教育机会公平、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得到进一步解决,也拓宽了多样化学习通道,成为推动终身学习的新引擎。”杨志坚说。
结合慕课形式,推进学分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成为新方向。
呼唤“国家学分银行”等顶层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同互联网、慕课等新技术新理念的碰撞,全国各地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上做出的积极探索,无疑将加快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推广演进,进而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多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在政策上对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迄今,国务院、教育部等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多项政策,都涉及终身教育及其体系的建设。
随着政策层面力度的不断加强,深化终身教育立法也实现了“零”的突破。2005年8月,福建省制定了第一部终身教育地方条例——《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太原、河北、宁波也相继出台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标志着终身教育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了地方立法层面。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不足。我国目前各种模式的学分银行建设多属于区域范围和局部领域开展的实践,教育资源得不到全面有效的整合。没有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属于“大教育”范畴的国家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就无法真正快速地建立起来。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常务副主任鄢小平表示,学分银行制度建设需要建立职责层次明晰的管理机构。同时,我国还没有在国家层面出台诸如终身学习、学分认证等相关法律,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也缺乏法律层面的保障。
今年1月,“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列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终身教育法》等国家层面的立法研究也在积极开展中,“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正向人们快步走来。
(本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