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多媒体教学,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小学语文教学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

  一、激活兴趣,让语文教学成为“生”的乐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求知的前提和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这场雪来得快,下得猛,时间长,积雪厚等几方面,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具体生动地写出了这场雪的大;二是通过饱含感情的景物描写和联想议论,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以往的教学中,任凭教师怎样讲解,课文怎样生动的描述,学生就是找不到这种视觉感受。我在讲这一节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先整体演示了雪后的壮美景色,接着演示了“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堆满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的静态美。最吸引人的是运用“Flash动画”展示了“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了,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的动态美。逼真传神的演示,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大家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学生们不停地发出赞叹:雪后的景色真美啊!这样的教学,把雪后的景色演绎到了极致,动静交融的画面使学生对雪后的景色有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单纯的语言表述达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让语文教学充满“情”的渲染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可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受到“情”的渲染,达到情感的共鸣。在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要求善于激发学生,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渲染。教学开始,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哀乐,在悲伤的氛围中,教师简介周总理的生平,播放周总理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辞辛劳的人民的好总理形象的录像片,在耳闻目睹之中,渲染真情,使学生真正体会周总理逝世那天举国同哀、山河同泣,亿万人民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对“情”的渲染直接而有效,学生对“文”的领悟真切而深刻。

  三、形象感知,让语文教学进行“美”的熏陶

  利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形象,可以感觉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特别体现在古诗文教学中。这类文章语言精炼,意境优美,但由于时代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对文中所描绘的意境教师就是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用录音机播放一下朗读录音,有时也会找几幅挂图来助阵,但这种教学手段总显得较为单调而乏味。多媒体课件它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创设了古诗文的意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如古诗《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字用的十分绝妙,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先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你有更好的字可以替换吗?”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课件展示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的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画面中领悟到“直”“圆”字的妙处。

  多媒体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而且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只要找准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把握住教育的时代脉搏,多媒体定能让语文教学绽放异彩。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