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日益普及,推动着社会呈现分散性、小型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改变教育、改变教师的同时,也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日益普及,推动着社会呈现分散性、小型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改变教育、改变教师的同时,也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纸媒性学习、个体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统一性学习、分科性学习的地位将日益下降,网络化学习、交互性学习、批判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概念成为一大热门。从这个概念的原生意义上来说,深度学习是指机器学习、 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是通过建立、模拟人脑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图像、声音、文本等数据,并具有自主学习、调节行为模式的功能。它的自主性、自动适应性能力成为科技发展的最新最重要成就,也被广泛运用到人类学习的新场景、新变化当中来,强调的也是这样一种学习的新可能、新要求。新的学习要求和方式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以及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条件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条件,为学习带来了新的可能,它将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传统教育如虎添翼,因此它也带来了新要求。

  网络化学习。互联网的发明发展,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时无刻不在;二是海量呈现、自由搜索,无需借助纸质媒体;三是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如果学习者不能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如此巨大的便利,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囿于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知识来源,那就等于自我边缘化和自我放逐。从中国部分省市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情况来看,中国学生的纸笔测试成绩普遍优良,而网络测试的成绩则明显偏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迫切性。

  交互性学习。传统学习的基本形态是教师讲、学生听,一个个学生与教师单独、单向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的平台。而社会交往的网络化加上移动通讯设备的使用,使网络社区、虚拟社区的功能在学习上的运用空前活跃和重要起来,相同层、相同特点、相同需求的学生在网络社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分享、相互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单向交流照样进行,师生、生生的多重交流也毫无障碍地实现了。

  批判性学习。传统的教学是以完成规定教学进度、掌握标准答案为导向、为目标的教育。这种接受性学习弊端始终受到批评,但工业化、标准化以来,它基本适应了社会需要,没有得到多大改变。但未来社会是多变的、多样化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标准答案将越来越不标准,唯一的选择将越来越不唯一,一种现象多种解释、一个问题多种答案将成为常态,从小形成批判性思维、探求多种解决方案,将成为基本的和必备的学习品质。

  个性化学习。随着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的工作越来越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人的活动、人的工作将越来越指向高情感的、艺术性的、个性化的活动和工作。个性化再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而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是主观愿望与客观需要在新的层次上的结合。在教育、学习领域的个性化资源包、个性化推送、个性化诊断、个性化练习、个性化定制,将拥有最大的市场。

  综合性学习。分科和分科性学习是学术、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到机械唯物主义的晚期达到最高水平。20世纪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学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以交叉、重叠、综合为特征,解决社会复杂问题越来越依赖于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价值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学习者最核心的能力。淡化学科概念、推迟专业分工、打破学科壁垒,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我国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导向。

  所有这些变化将带领学习者走向新的学习境界,同时也对教学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填鸭式、满堂灌将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启发式教学,要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者不经过思考,授课者将不继续教学;学习者不达到学而不得的临近程度,授课者就不去开导启发他;如果学习者不能举一反三,那授课者就不要再反复给他举例。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论断,让学生达到不教自教、自主学习的境界,才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样一种境界在未来教育中不仅是一种追求,而且将成为一种基本需要,成为学习者处于良好地位的必要条件。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曾任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