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年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大附中开幕,论坛以“创建面向个性化学习和生涯发展教育的智慧校园”为主题。

492121_zhangp_1500950816462_bjpg/></span></p><p ><span style=沉浸在虚拟现实中

492120_zhangp_1500951350435_bjpg/></span></p><p ><span style=此次年会安排老师们参观了浙大附中新建的VR/AR教育体验室。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老师们观摩了虚拟现实进入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的教育应用,相比于纸上的二维图像,三维、四维的全沉浸式体验更让参与者大呼过瘾。

上图为参加年会的代表们正在体验浙大附中生涯发展中心的生物学科的3D显示技术;下图是代表们在听专家报告时,参与互动操作。徐晓兵 摄

  7月18日,“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年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大附中开幕,论坛以“创建面向个性化学习和生涯发展教育的智慧校园”为主题,举行包括资深专家报告、区域案例分享、学校组织方式变革和创新课程特色分享、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方式变革专题研讨、前沿信息化专项培训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主办,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智慧学习及生涯发展教育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大会以学术报告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面向中小学一线的高校前沿研究与基层多领域实践的多元交流平台,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教育信息化融合进程已经迈入互联网学习发展阶段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这样一个时代大环境之下,通过善用教育信息化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完全有希望的。”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在接受大会的会前专访时表示,在面向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推动信息技术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特点来开发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开展协同作战,发动国家、社会的全部力量协同开发一些通用模块,以开展优质的、深度的模块式教学,推动常态化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玉顺副教授在会上作了关于“互联网学习发展现状及其进一步发展关键问题”的报告,从教育信息化面向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脉络出发,呈现互联网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进程的影响。报告指出,互联网学习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需要,即从支持“教”到关注“学”的变化,互联网学习将对当下发展中的“ 专题培训。

  近年来积极推进信息化教改的北京求实职业学校的蔡翔英副校长和牛迎莉老师参与后反馈说,创客课程让她们感到切实的快乐,意犹未尽,期待未来继续有这样的方式来切实提升教师素养。北师大附属肇庆中学胡沙老师说,这次会议专家报告多,讲得也都接中小学的“地气”,都没时间去看西湖的六月荷花呢。学术交流的兴趣超过了杭州“人间天堂”的吸引,这也许就是本届年会的魅力所在吧。

  (记者 黄蔚 通讯员 董艳 李玉顺 郑娅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