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底,新建或改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创客空间数量达到100所以上。

  一是建设100+学校 空间数量达到100所以上。学校创客空间设立六个功能区:阅读区、讨论区、活动区、材料区、创造区、展示区;做到有固定的实践场所,有专(兼)职指导教师,有系列课程和资源。广开源多节流,探索“以租代购”模式和“以培代配”模式。

  二是建设30个区域创客分中心。根据行政区划和地域特色,每镇(街道、区)重点打造一处初中创客分中心和一处小学创客分中心。分中心融合本镇(街道、区)师生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竞赛基地等功能于一体。

  三是建设两个区域创客活动中心。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寻求企业合作,协同共建,以满足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开展创客活动的需要来建设创客活动中心。创客活动中心设在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潍坊科技学院,于2017年8月投入使用。中心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建成3D创意设计、开源硬件和物联网、机器人、手工创作、影视创作等实验室,向全体师生开放使用,分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创客活动的需求,定期组织创客活动和师生培训,发挥规模辐射效应。

  四是建设两个职业院校创客空间。建设潍坊科技学院、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两个职业院校创客空间。发挥创客空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创新角度入手,实行跨专业集成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就业角度入手,突破创业者单打独斗的方式,培养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是完成至少六个系列的课程。基于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合,制定县级校本课程方案,成立课程开发团队。课程突出动手实践,初步探索融合课程主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于一体的创客校本课程体系。逐步实现创客课程 “菜单式”自主选择模式,让每一名学生拥有至少一门属于自己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的发展需要。

  六是培养100+创客教练员。加快学校教师向创客教练员转换,各学校教师主动转型,承担起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者和在创客活动中扮演“教练员”的角色。鼓励和支持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创客教学经验人才,担任创客活动专兼职教师。以创客活动中心的教师为基础,由教育局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教师,组成全市专业创客培训教师团队,按“县管校聘”的模式由教育局对这些创客教师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一名创客教师服务多所学校,提升人员使用效益。组组建学校创客空间教研组,专人负责,采取“传帮带”、“师徒结对”等形式,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