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低。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如果学生的兴趣不高,就会降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缺乏恒心,就会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从而降低语文教学的效果。

  2.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低。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许多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使得语文教学的效率较低,从而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1.信息化教学可以做到真正的有针对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若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管理软件,随时诊断出学生知识的缺陷,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的盲点,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有利于老师“发现式”教学,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创造了必要的途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在学习中尚未掌握的知识,让学习变得轻松,还可以避免那些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或尚未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的学生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信息化教育最善于解决目前班级授课制之中的分层教学问题、个性化问题。信息化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2.运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与时代最新信息融通。

  信息化环境教学已逐步走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将呈现的学习内容通过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如《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集中体现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为此,老师制作一个课件,运用动画技术,巧妙地将詹天佑设计的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线路上运动:(因为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学生看到这样绝妙的设计,不但理解了课文,还被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深深折服。

  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起到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它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色彩、音乐等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演示、引导,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让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这时,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使教学难点变得浅显易懂,能让抽象变为具体,能让学生跨越时空来认识和理解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给小学生以自由学习的新天地,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推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