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慕课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能够近距离“接触”世界著名大学,聆听优秀学者和教师授课变成了现实。同时人们欣喜地发现获取知识与学术资源的低成本或零成本以及极大的便捷性。当一些慕课课程登上了互联网的热搜榜,象牙塔中的教师迅速成为网红,在线教育春风劲吹之时,更多的大学和教师却必须共同面对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免费在网上获取高水平的学术资源,高校就必须向大家说明,他们所能够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

  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慕课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能够近距离“接触”世界著名大学,聆听优秀学者和教师授课变成了现实。同时人们欣喜地发现获取知识与学术资源的低成本或零成本以及极大的便捷性。当一些慕课课程登上了互联网的热搜榜,象牙塔中的教师迅速成为网红,在线教育春风劲吹之时,更多的大学和教师却必须共同面对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免费在网上获取高水平的学术资源,高校就必须向大家说明,他们所能够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要付出高额的学费以及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大学度过?五年过去了,慕课呱呱坠地时掀起的“数字海啸”似乎渐渐趋于平静,但它留给大学的生存之问却依然振聋发聩。信息时代大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能够为学生提供怎样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学生将会获得哪些其他组织所不能给予的独特发展机会?显而易见,大学不仅要做思考,更要做出规划与改革的切实行动。

  既然是一个时代,抗拒时代的洪流必然意味着失败和落后,顺势而为、推波助澜应为明智之举。这也是哈佛、麻省理工等一批世界知名大学不惜重金开放教育资源、推出慕课课程及在线课程平台,推广开展系列“泛在学习”项目的重要原因,也再次印证了大学在推进知识创新、技术革命、引领先进文化,“服务于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做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然而,在这个时代不仅要顺势而为,也要逆势而动。所谓逆势而动,不是大学罔顾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抱残守缺,而是发现技术脆弱之处带给社会、教育的不利影响,通过有组织、系统的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弥补与纠正,更好地实现大学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众所周知,互联网有开放性、快捷性、虚拟性等特点。互联网的开放性、快捷性使其成为知识与信息的海洋,每一个人在每一秒都可能是信息与知识的使用者、传播者和缔造者。因此,互联网的信息往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知识呈现碎片化和浅表化的特点。大学首先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甄别与遴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对信息资源再次进行系统加工、设计,封装于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把信息与知识封装,并不代表学校封闭与外部世界的接口,在保持学校教育活动的高效率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检索、收集、甄别、判断、利用、加工、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具备终身能够接口信息技术、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素质。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看,大学的专业教育始终是对各类信息资源、知识的遴选、加工、设计、组合,并有组织地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然而,彼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此时,却是“学在四夷”,知识共享,教师的权威性在下降,学生的话语权在增强,无疑对学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通常我们说“学高为师”,显然在当今,师者之“高”不在专业知识之多,而在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运用,更在对教学学术性知识的驾驭,能够规划设计教育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多沉浸在“真实”情境中“做中学”,持续强化学生深度学习,成为浅表化浮光掠影式学习、片段化快餐式学习的终结者。这里“真实”情境,是教师从社会、工程实践中提取真实问题,根据教学规律、学习规律、知识形成规律加工形成的情境,开展基于问题的情境教学、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等,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终自主建构知识,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所以在互联网社会,虚拟技术大行其道之时,大学无论怎样强调真实情境教学与实践教学都不为过。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