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和生物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推动生物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多角度阐述了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如何整合,及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四个重要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途径。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生物学习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展个性,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探究学习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效整合呢?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希望与老师们分享。

  一、以生物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支持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应以生物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生物学科特点,从而实现有效的整合。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精神,强调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及重知识识记,轻探索体验的做法。我们应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探索生物奥妙、自主体验的平台,使师生更好地开展发现、探索、合作及问题解决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生物课程目标的完成。一句话,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意识、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整合于生物课程之中,最终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追求技术的表面形式,例如,在讲细胞“有丝分裂”时,有些教师把“有丝分裂”的过程编制成动画,上课时,首先播放一遍课件,然后定格播放每个时期,讲解各个时期的特点,让学生死记要点。在这里教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体现不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分组协作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探究。

  二、重视学科资源建设,以资源开发建设为重点来支持有效整合

  现代多媒体及信息技术不仅在支持学生进行研讨——探究学习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所达到的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丰富的生物学系资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中,学科资源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学科资源支持,生物多媒体网络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怎样才能使生物学科资源符合生物教学实际需要,从而有效支持生物学科的教与学呢?笔者认为,一是以生物教研组为单位组建学科资源建设团队,认真分析和研究生物教学的实际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根据生物课程改革教与学的特点来组织学科资源,将学校所购资源和教师搜集的生物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编目。二是建设生物专题学习网站。按照生物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主题,积极鼓励学科教师和学生参与专题网站建设工作,将学生、教师、教学活动、教育资源等等与学生主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资源进行重组和编创;此外,建立友好的反馈系统,不断的从教学者和学习者处得到反馈信息,适时补充、修改、完善生物资源的内容、结构,使资源建设更好地适应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表面上看来,教师的作用似乎已不再像传统教学那么重要,实际上教师的责任和作用非但没有减弱,而且必须加强。教师要充分备课,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并依据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对生物学科资源进行重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和指导,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浏览生物网站。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然后,在自主探索中,教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协作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生命科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交流讨论中,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达;在效果评价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生物现象、生命奥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应该说,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强调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是生物学教学的必由之路,但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再完善的技术展示也只能作为实物的模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活动的多变化决定了直接观察研究生物更有利于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学生动手做实验,从中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的舞台,学生的认识也才能深入发展。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