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什么样?今天的教育如何应对?这些都是近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举行的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探讨的主题。

  未来教育什么样?今天的教育如何应对?这些都是近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举行的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探讨的主题。

  回应“乔布斯之问”

  近年来,未来教育成为“热词”。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看见未来,才能创造未来。岁末大大小小的教育论坛,几乎都把视线聚焦于一个话题——未来教育。这正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痛点”与“拐点”在未来教育这个问题上交接了。

  朱永新说,所谓“痛点”,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们的孩子不能承受之痛。传统教育已经发展到极致,大工业生产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注重整体而忽视个体。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舒展的张扬,创造的冲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自由的释放。千篇一律、机械练习、重复训练、考试评价,在培养了少数“成功者”的同时,制造出更多的“失败者”。“痛”极思变。对未来的向往就顺理成章了。

  所谓“拐点”,是因为这是一个被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改变世界的时代。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对此给予了这样的解释,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他指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第二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如慕课、翻转课堂;第三是学校形态、教育结构的改变。我们恰恰在学校形态与教育结构上停滞了、中止了。朱永新认为,基于“ 则强调先学后练,学生在课外按照自定进度观看网络视频、整理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在课堂内交流、探究、解惑、完成作业,最后由教师安排下次学习的任务。未来的评价方式应从基于分数的评价转变为基于大数据的评价,从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

  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改变。杨宗凯认为,未来教师应从知识占有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从知识固守者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当然,也要认清教育的变与不变。杨宗凯认为,变化的是教育环境、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生关系,不变的是教育本质、学校功能、教师职业等。

  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备战”。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说,在信息技术的强力影响下,学校的围墙在“坍塌”,师生界限在淡化。他们已经在探索“2.0版”的教育,探索探究、构建式学习方式,实施混合学习项目,尝试了走班制、学分制、学长制等改革,努力由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

  (本文有部分删减)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