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忠县高考上线率为98.25%,连续29年位居渝东片区前茅,本科上线率达60.40%,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有8人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预录线……这与此前“区县城区教师教书负责程度”民意调查忠县位居全市第一的卓越表现相呼应。忠县教育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

  2016年,忠县高考上线率为98.25%,连续29年位居渝东片区前茅,本科上线率达60.40%,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有8人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预录线……这与此前“区县城区教师教书负责程度”民意调查忠县位居全市第一的卓越表现相呼应。忠县教育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教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围绕‘强基础、重质量、保公平、促发展、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破解难题。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引入联合国儿基会项目、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举措,实现了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校园”打通信息化教学“最后一公里”

  石子乡向阳村小是忠县最边远的村小之一,该校距离石子场有近1小时的车程,现有3个教学班,37名孩子,2名教师。常年来,由于教育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严重匮乏,类似音乐等艺术课程,老师和学生只有自我摸索。

  在忠县,像向阳村小因为教育硬件设施的缺乏,而耽误孩子接受全面教育的例子不少,为了使偏远山区和城区的孩子们一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重要途径,这也成为摆在忠县教育强县发展路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一切,在2013年实现彻底改变。按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县政府一方面投入1000余万元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校园网,接入光纤宽带。同时,投入8000万元并结合改薄项目资金,新建 全覆盖。另一方面投入1200万元,按照云平台架构教育城域网,开通忠县教育信息网,建立了教育资源库和教育云平台,与全国、全市数字图书系统、学籍管理系统、OA办公平台等实现无缝对接,为乡镇学校特别是高山村小信息化教学提供极大便利。

  “有了班班通,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缺乏专业师资的问题了,不论什么课程,只需一点,就有专业的教师为学生授课。”新生镇合水村小周武祥老师高兴地说,以前在村小,最困难的是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几位老师都不够专业,无法给学生上好这些课。如今,教育信息化不仅让边远村小学生能享受到和城区学生同样的课堂教育,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山区孩子也能接受到更全面的教育,真正解决了教育资源城乡不均的难题。

  “教育强县的迈入,不单是城乡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还在于统筹协调好城乡教育硬件设施的均衡。”县教委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全县以“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为基础,加快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城乡教育发展一盘棋,均衡统筹好教育硬件的布局,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的“数字化校园”让忠县教育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实现了新的飞跃。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