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的慕课《创行》火了,上学期全国71个高校的学生选修,今年还没开课已经有全国近4万名高校在校生选修这门创新创业课程。它之所以诱人,是因为用综艺节目的剪辑方式将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网络展现给学生,结合线下互动和创业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资源和相关知识。像这样,中国海洋大学在创新创业与教学相结合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中国海洋大学的慕课《创行》火了,上学期全国71个高校的学生选修,今年还没开课已经有全国近4万名高校在校生选修这门创新创业课程。它之所以诱人,是因为用综艺节目的剪辑方式将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网络展现给学生,结合线下互动和创业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资源和相关知识。像这样,中国海洋大学在创新创业与教学相结合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一门创业课近4万人选
以前读大学的时候,上大课最能考验一名教授、讲师受欢迎的程度,言之有物、幽默风趣的大课就算站着都要旁听,而枯燥乏味的大课若不是老师点名挂钩期末成绩,偌大的阶梯教室真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你有没有想象过,全国近4万名学生一起上同一门课是怎样的壮观场景?这一点,中国海洋大学《创行》慕课做到了,而它要教会学生的,正是创新创业那点儿事儿。
为什么《创行》这门课如此受欢迎呢?“因为它好看。我们用做综艺栏目的形式来做课程,课程大纲不变,但用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海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老师乔宝刚说,要想让学生们接收到课程中灌输的创新创业知识,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生喜欢了,下一步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这门课程正是通过剪辑方式的丰富,将学生拍摄的视频、动画等内容剪辑在一起,节奏也比较快,非常像一档综艺节目。
这门课程背后也是一个创业团队“明职顾问”。去年“明职顾问”团队聘请了著名职业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薛艺担任主讲,与上百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接触、采访,把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整理出来,录制、剪辑成生动的创业指导课,命名为《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并通过网络从海大走向了全国。
在这门课程中,会有情景模拟、嘉宾访谈,观看视频的大学生也可以在线互动提问。这门慕课不仅可以在电脑上看,在手机上也能同步学习,客户端和公众号提供了更多维度的交流机会。而且在线下也有见面课,今年5月12日晚在海大上的那堂见面课,主题就是讨论“网红”,全国高校的学生们讨论大热网红papi酱,讨论网红产生的原因、网红的职业属性等,网上网下互动热烈。
据了解,《创行》每学期32课时,包括24课时线上课程和4场8课时线下课程,“上学期民意测验学生的满意度超过了95%。”乔宝刚说,2015年8月课程正式上线,2016年春季学期为全国71所高校、15000余学生提供课程服务;2016年下学期还没开始,但目前已经有近4万人选修了这门课程,并且这门课程所修的学分都会计入他们的总学分之中。
四所高校将合力打造
《创行》慕课无疑是成功的,慕课这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让更多的高校课程资源得到了共享,也让《创行》所倡导的能力培养和创业实践得到传导。“国内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这也是我们的课程能够走进很多高校的原因。”乔宝刚说。
据了解,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依托山东省精品课程和全国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示范课程,于2015年制作上线《创行》慕课,为教育部爱课程网站第一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原先上课都在教室,现在手机上就能看。优质课程信息化,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
课程升级了,课程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乔宝刚说,以前的精品课程以实体经济为主,到后来逐步向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等方向转移,“创业类型变化很快,我们也在调整,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而上文提到的“明职顾问”,他们起初是海大学生2014年成立的一个微信公众号,现为全国高校学生提供免费在线职业发展咨询服务。这个课程也结合了他们的内容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精彩的内容。
参与感是这门课程最大的特色,跨媒介、线上线下、多平台;并且课程不传授给学生成败论英雄的创业理念,而是倡导学生掌握创业的技能,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今年的《创行》慕课还将在原先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改版,邀请国内多所高校共同开办,加强课程力量,包括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3所高校在内,四校共建《创行》慕课,除了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外,四所高校还将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特点推出创业指导模式。
另外,今年还会根据此前学生的建议对课程进行优化,例如课程内容元素将更加丰富,互动也会加强,课程讨论更多一些,同时在课堂之外还将配套一些资源。
创业者也是创业扶持者
“海大目前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服务,主要依靠线上、线下配套的三大平台来促进。”乔宝刚介绍,除了创业工作室“明职顾问”的线上课程外,微信公众号会定期发布原创文章,提供个体咨询,组建微信圈,解决创业学生个体困惑;线下的创践俱乐部,会聚集创业学生,组团发展,共享资源;而“创游记”线上空间,也为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创新创业者社区。
“创游记”是这门课程的又一个重要延伸,它的“缔造者”也是海大的学生马飞。在海大的创业大军中,马飞和他的团队算是比较特殊的,他们既是创业者,也是创业扶持者。马飞和他的团队现在正在创办青岛创游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大学生创业网上服务平台,前期已完成种子期融资。3个大男孩,6台电脑,一个不是很大的套间里,充满着创业梦想的气息。
马飞本科学的虽然是勘查工程,但是兴趣使马飞向互联网方面发展,他自学了网站编程。在本科期间,马飞曾尝试创办过校园购物网站、国鸣教育机构等项目。“后来,在我们创业过程中,很多人向我们问经验。我们才发现虽然现在大学生创业越来越热门,有创业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非常缺乏经验和指导,我们就想做一个项目来帮助他们。”马飞告诉记者。
作为休学创业的2013级硕士生,他曾被首届青岛创客TOP榜评为青岛市十佳校园创客。2015年4月,马飞决定凭借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借势 的热度,专注创业服务这个领域。于是在去年5月份,马飞作为主要负责人创办“创游记”线上众创空间,建设海大创新创业平台,并拿到了海大的扶持资金,开始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区,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项目诊断、成员招募、导师双选、销售渠道、风投融资和创业背书等服务。
现在马飞的“创游记”已经越来越成熟,注册创业者达到2000多人,不仅在海大里帮助学生创业,更扩展到青岛十余所高校当中,并与青岛市人社局达成合作意向,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同时,“创游记”也成为海大创业课程系统中的一部分。
搭建平台促教育改革
《创行》慕课的成功,是中国海洋大学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努力上的一个缩影,此前,该校就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优化学科设置,推进学科国际评估试点,探索以校内研究人员互聘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跨院系、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新机制,推动跨学科协同研究和交叉学科融合发展,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高水平的学科引领和全面的学科支撑。”海大的学科优势被放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第一位。
中国海洋大学还将整合资源,多途径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统筹规划各级实验室、时间基地的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形成校内教学实验室、自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科研基地平台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科教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该校还倡导“请进来”和“走出去”,邀请创新创业导师进校,鼓励学生到校外历练,并争取社会资源助学生一臂之力。学校还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设立企业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适当扩大奖励范围和奖励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