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革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势席卷全球,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步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关键起步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难得的历史交汇。

  以信息革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势席卷全球,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步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关键起步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难得的历史交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教育领域更深层次的综合改革。这标志着,综合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这一重要历史交汇时刻抢抓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2015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更是为高水平大学的改革、发展和建设之路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深刻认识当前国际高等教育面临的变革趋势,准确把握信息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是牢牢抓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给大学的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

  自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创办至今,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九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一次高等教育革命始于170 多年前的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大、最根本的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一方面推动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革命性转换,另一方面也对它们提出革命性变革的要求,亦即满足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要求。换句话说,作为生产方式的工业革命要按照自己的“面貌”重塑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方式。高等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了第一次大变革并获得长足发展。事实上,在工业革命之前,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面对面的学徒制教育”模式。工业革命催生了“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那种“面对面的学徒制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化社会对大规模专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于是,高等教育创造出带有“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显著特点的教学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与以物质和能源为主要资源不同,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这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带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变革。信息技术正在给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教学方法等带来巨大的冲击,国内外许多专家预测,这一冲击将孕育高等教育的第二次革命。面对这样一场革命,高等教育工作者唯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本质和特征,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担负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

  移动互联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移动互联时代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传统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必然要经历从冲突、博弈到融合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似乎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变革准备。这种准备的缺失主要是尚未深刻认识到作为生产方式革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包括高等教育领域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其具体表现,仅仅把互联网技术看作传统教学方式的工具性补充。实际上,互联网不单单是一种产品或者一种工具性存在,如上所述,它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命,进而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就高等教育来说,它不仅仅在直接意义上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其所实现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而迫使高等教育做出相应地变革,以适应新的时代。

  信息技术将知识的传播媒介数字化,互联网对人和物链接产生的聚合效应,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突破了物理空间的束缚,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空前加大;同时,依托“去中心化”的技术结构催生了以“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为主要特征互联网精神,这一精神强烈呼唤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2.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学模式要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和专业化。当代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属于网络世界的“原著民”,互联网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借助互联网,学生获取知识的便利性空前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充分显现。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学模式要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和专业化。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探索线上与线下融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开放与特色并重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要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眼球化的学习方式与系统性的学习方式结合;探索在信息知识冗余时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在知识传授中要更加注重思维的训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建立切实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3.学科和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亟需改变。信息化时代有两个显著特征:即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专业交叉融合度空前加大。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是工业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不是指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同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不对应,而是指二者发展阶段意义上的脱节,更多的体现为二者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学科和专业的封闭式运行,难以同校内外其它学术组织和生产单位进行有效交流合作,专业之间、产学研之间的融合发展困难;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接轨,专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样的被动局面如不改变,必将导致大学学科的整体没落。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应关注的四个方面

  移动互联网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成为冲击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关键因素。这些时代特点都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革命性的新要求。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170 年前那场由工业革命引发的高等教育革命首先带来的是教学内容的大变革,紧随其后的是专业化教育理念的建立,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其不同的是,今天这场高等教育革命首先带来的却是教学模式的大变革。事实上,大学早就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整齐划一性”给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带来的“束缚”,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开始探索更加符合人的学习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仍然没有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大多改革仍然是元素填充式的,即不根本改变旧模式的简单适应。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说,这要取决于大学对教育教学改革价值取向的把握。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方法。教育使人从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这就从价值论的高度决定了,信息化时代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必须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结合。

  2.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杠杆:“撬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信息技术在剧烈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样式的同时,对提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有着“立竿见影”的直接作用,这是由信息技术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象慕课、微课、 还是移动学习,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只是手段而非本质。任何技术都代替不了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尤其是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创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崇高价值追求。只有把这一崇高价值追求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统一起来,才是信息化时代培育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的正确途径。教育的本质是“人”,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正是将这种潜能发掘出来,促进个人的成长,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导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