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善于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决不能打歪主意,把线下的应试教育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互联网上,让“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概念有名无实。
学校要善于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决不能打歪主意,把线下的应试教育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互联网上,让“ ”教育的大形势,集中了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补习选择的自由度;否定者则认为,所谓的“线上补课”不外乎是打了擦边球,其实质与传统的有偿补课毫无二致。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分析。首先,这些所谓“线上教育”的内容依旧以“补”为主,以提高分数为目的。据报道,网站和学校联合开发的依旧是诸如“新高考考前冲刺专题课程”“新高考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之类的课程,其研发的落脚点,还是停留在提高学生应试分数的陈旧思路之下。也就是说,这些课程依然在隐性地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增加学生负担,这与“互联网+”教育中的资源共享思维并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下达的所谓开课通知,虽然表面上表示学生完全自愿参加,但在学校统一通知的“隐性压力”下,恐怕家长和学生也只能选择“被动自愿”参与吧?
其次,判定是否是“有偿补课”最重要的一条,当然就是是否“有偿”。在浙江某中学提供给学生的空中课堂开课通知中明确提到,10元1节课,每节课1个小时,数学、英语等每科120元,历史、政治等每科50元。媒体报道中提到,苏州某中学提供给学生的新高三暑假班理科组合空中课程共30个课时,收费也达到了600元。换句话说,无论这些“线上补课”喊的“为学生考虑”“为升学考虑”的口号再怎么响亮,在收费这件事上,它们毫无例外地踩到了禁令的红线。
抛开授课质量不说,假如失去这些学校的官方影响力,失去学校对这些所谓精英教师身份的认定,这些线上课程是不是依然受到欢迎?同时,线上补课的老师难免会面对自己任课班级的学生,老师课上没讲明白或者学生没听懂的教学内容,用金钱置换是否妥当?这是否会影响教师工作精力的侧重点?
从更广的角度来说,只要唯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存在,补课这种需求就不会减弱。即使禁止教师从事各种类型的有偿补课,这种需求也会流向收费更高的社会教育机构中,反而会加大每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要真正达到禁令所希望的目的,减轻学生负担,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评价机制,改变现行的选拔考试制度,减少应试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所占比例,真正实现人才选拔标准的多元化。当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终极追求的时候,各种畸形的教育形态便会自行消亡。
同时,应该看到,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校需要更新陈旧传统的教学理念,善于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介,利用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拓展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决不能打歪主意,把线下的应试教育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互联网上,换汤不换药,进而让“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概念有名无实。
此外,应该将教师在业余时间兼职换取一定酬劳,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辅导与利用“公权力”“身份影响力”,招揽学生参与补课进而换取金钱区别开来。与其一味禁止,不如在保障教师应有福利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合理的工作待遇,让广大教师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将精力放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教育生态不受污染。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