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慕课元年”以来,已有四年的时间。在慕课发展道路上,掌声很多,批评声也不少。其中高辍学率、低完成率是备受诟病的一个。据统计,一门慕课的注册者能达到成千上万,而学习慕课的大多数学生两星期左右就会失去持续的学习兴趣,总体完成率低于10%。

  自2012年“慕课元年”以来,已有四年的时间。在慕课发展道路上,掌声很多,批评声也不少。其中高辍学率、低完成率是备受诟病的一个。据统计,一门慕课的注册者能达到成千上万,而学习慕课的大多数学生两星期左右就会失去持续的学习兴趣,总体完成率低于10%。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不全盘否定慕课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许多专家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应对高招。下面小编梳理了几位专家的观点,希望能给关心慕课可持续发展的同仁带来一点启发。

  Justin Reich:完成率的计算方法

  哈佛大学的Justin Reich教授是国际公认的MOOCs研究顶尖学者,先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他指出,目前慕课课程完成率的计算方法只是简单地将获得证书的人数除以总注册人数,没有将学生自己是否真的有意获得证书考虑进来。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者行为,Justin Reich教授分析了9门哈佛大学MOOC课程的问卷调查、日志数据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58%的学习者想要获得证书;25%的学习者只想来听课 (audit);14%的学习者还不确定;3%的学习者只是随便逛逛 (browse)。结果发现,对于想要获得证书的学习者,有22%最终获得了证书,比按原来计算方法得出的4%或6%高很多。至于来听课、不确定和随便逛逛的学生,不出意料,他们的完成率分别只有7.5%、10%和6%。

  焦建利:学习动机多样化

  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认为,对于慕课的赞誉和质疑都是基于对传统课堂教育和传统课堂学习环境的理解,以及基于对教育的传统假设。

  相对于我们传统学校课堂的“极低”辍学率和“极高”完成率而言,慕课的确存在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慕课并非“必修课”,它完全是学习者自觉自愿的事情,是学习者自主的学习行为,因此,在学习动机、目的和意图等方面,不同的学习者之间还是千差万别的。

  对于一些学习者而言,他们修读慕课的目的只是“随便听听”,了解慕课和慕课学习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于另外一些慕课学习者而言,也许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用获得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无论怎么讲,也不管是哪类学习者,学习是否真正发生,恐怕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

  李晓明:慕课的天然属性

  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表示用户完成率低是MOOC本身自带的天然属性,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弥补短板。

  李晓明教授认为MOOC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用户完成率低是它很天然的结果,因为大规模、因为开放,它的分母天然的就高很多。他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这会成为MOOC发展的阻碍,这不应该成为评价MOOC的唯一指标。MOOC毕竟不同于在大学有学分要求的课程,不是说你不完成这门课就无法毕业,所以它天然得对学生的约束力就没有大学线下课堂来得高,这是它不可抛弃的本体特征,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以自己为例,他说自己在MOOC平台上也学过十几门课,但只有一门拿到证书,“我也看了哈佛的ChinaX,没看完,但还是有收获的。”

  用户完成率低这一天然属性虽不至于完全克服,也不能完全克服,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调动起一部分“分母”去做“分子”的。比如一些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分析,给用户做个性化提醒,或者打造用户社区,让学员之间互相监督等。

  王竹立: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矛盾

  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认为,慕课高辍学率最主要的原因是慕课所要求的系统化学习与网络时代碎片化趋势之间的矛盾。

  当今流行的慕课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是以传统的课、课程为单位,试图向学习者灌输某种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高度结构化、体系化的课程知识。然而在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学习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碎片化是其中一个最显著的趋势。由于无视这一变化,导致慕课的高辍学率。

  李德芳:课程服务不到位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李德芳表示,世界上已经出现了32个较为知名的慕课平台,其中美国14个。据统计,在注册数量排前25位的国家当中,中国居18位,但在获得证书数量的国家前30名中,没有中国。中国慕课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是辍学率比较高,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认证制度。她认为,辍学率高说明发展初级阶段,大家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也说明还有很多课程支持服务不到位,认证制度、积累转换制度不完善;此外部分慕课课程和学习者实际需求脱节。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