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在2016年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上,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结合实际例子,介绍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利用教育信息化尝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做法,值得深思。

  编者按: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在2016年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上,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结合实际例子,介绍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利用教育信息化尝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做法,值得深思。本文根据任友群教授在会议演讲现场的同声传译翻译内容整理编辑。

  在中国,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人口基数大,农村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因此教育公平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十三五”规划的纲要中提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宏观指导原则。

  对于教育公平,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进行一些尝试,而且最近我们尝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方法促进教育领域的公平。以下举一些例子,分别介绍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教育信息化做法。

中国东部:创新教学模式,改善薄弱学校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8ad03569c099aeejpg /><br /><span ><span style=上海古美中学

  第一个例子来自中国东部城市上海。当谈到上海基础教育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想到上海蝉联两届(2009年和2012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测试(PISA)冠军,但是我不认为上海的基础教育在全球是表现最好的,大家不要认为上海每一个中学、每个小学都是全球最好的。

  在上海仍然有一些不太好的学校,比如上海古美中学这所学校,可能在座的外宾从来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名字,这是上海非常普通的中学之一。但是这个学校开展了微课导学、 程。

  此外,上海古美中学鼓励每一个学生家长给学生够买iPad,让每个学生能够自带设备,使用iPad进行学习。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这所学校快速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中国中部:实施县域统筹,推进区域均衡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fdfe15f018a6795jpg /><br /><span ><span style=江西婺源“教育云”

  第二个例子来自中国中部城市江西上饶,上饶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县——婺源县,有人说这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县将所有的资源集中到县一级,成立了一个县级的“教育云”,通过利用教育城域网建设,积极探索“同步课堂”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我去过这个中心,它的房间较大,屏幕也较大,显示了所有设备和条件的状态,这是非常好的。现在的问题是在县一级他们已经建设了这样的中心,但是这个县是在一个山区,也就是说有很多偏远的乡村并没有联到互联网。目前差不多50%以上偏远山村的小学还没有联网,他们有这样一个中心,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联结每一个乡村。

中国西部:借助国家力量,实现教育公平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4c37c9a5e2e489ajpg /><br /><span ><span style=云南勐海教学点

  最后一个是中国西部城市云南省的例子。这个地方是更为欠发达地区,但是他们从中央政府那里获得了许多的资金帮助,并充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让每个教学点都有基本的设备可用,可以接收远程教学视频,从而开全、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中部地区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盲区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543bbf0b277372cjpg /><br /><span ><span style=江西上饶教学点

  这是江西上饶市所辖县一个教学点的照片,中间黑板位置,把两块黑板往两侧推开,有一个屏幕可以播放一些教学内容。这里只有一个教师,也是非常常见的中国农村地区的教学点,不管是中部还是西部,教学点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部地区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盲区,因为西部地区从中央政府获得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中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不够贫穷,所以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统筹发展比较缓慢,他们需要钱却没有钱,需要政策却没有政策。因此呼吁各界密切关注中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未来的目标: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本文由刘青根据任友群教授在会议演讲现场的同声传译翻译内容整理编辑)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