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2011版各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吉林省小学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各学科课程改革,促进信息化教研常态化应用,实现教研方式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模式,建立“省、市、县、校”四级网络教研协同机制,探讨实践“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主题的、大规模、普惠性教研活动的开展,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培训部成功举办了“互联网+”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周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2011版各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吉林省小学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各学科课程改革,促进信息化教研常态化应用,实现教研方式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模式,建立“省、市、县、校”四级网络教研协同机制,探讨实践“ ”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周活动。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93c4ea06bc3dejpg  /></p><p>  本次网络教研活动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德利院长、杨玉宝副院长亲临活动启动仪式,具体指导网络教研工作,令与会代表深受鼓舞。小学研训部各个教研室在程振禄主任的领导下,通力合作,精益求精,全力追求活动的高标准、高品质。活动自5月4日开始,至5月6日结束,历时三天,先后推出了数学、科学、语文、英语、品德、书法六个学科的主题教研活动,同时,还依托教研平台推介了松原市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先进经验,让优秀的教研成果通过互联网得以辐射、传播和转化。活动闭幕式上,受小学教研培训部程振禄主任的委托,由副主任孙世梅做了题为“引领 对话 融合——E时代的教研行走方式”的总结报告。</p><p>  本次网络教研活动的引领性主要体现为学术引领和教研范式引领。小学教研培训部注重活动的学术含量,关注过程性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各个学科的活动都是基于主题的,而主题的生成经历了充分的调研,由现实的教学问题转化而来。各个学科的教研主题均能做到立足学科品性,凸显学科特点。其中,小学语文学科的主题活动既体现了同上次网络教研活动的延伸,又关注了同下次活动的衔接,呈现出专题式、序列化的特点。同时,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都非常重视线下磨课研课的教研过程。数学学科的课例,由省教研室进行指导,又经过了松原市数学团队的精细化研磨,研课团队把之前上过的这节录像课反复回放,针对有问题的环节进行切片式分析,之后再由执教教师进行现场上课。语文学科推出了3节微型课,长春市教研室和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多次进行试教指导,科学学科的课例是在全省教材培训会上执教过的课例,经过专家和同行的指导之后,进行调整,这次网上呈现给在线老师的便是改动之后更加成熟的课例。英语学科选择的是两节经过反复研课后参加全国大赛的课例,在英语教研室的指导下,专家团队和上课教师对课例又进行了再次的重构。除了线下针对课例的反复研讨之外,各个学科教研室还组织本学科专家多次集中讨论研讨问题、研讨形式。在线上直播阶段,也充分搭建研讨的场,有很多精彩的观念都是现场生成的。注重过程,还体现为不断寻找学科教研的新的生长点和突破点。敢于尝试和创新。品德学科将智能手机运用于教学,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有力冲击,让广大教师大开眼界。书法学科指向技法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长期以来,书法教学随意性比较大,重视写好字,忽视怎么才能教好字,这次书法教研室力图建构书法教学的模式,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p><p>  本次活动力图实现学术引领的另外一个体现便是特别注重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6个学科共开发课例资源9节,其中有全国大赛课、名校名师的课例、特级教师的课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课例,各个课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第二方面的资源建设为互联网+教研指导专家团队的建设。小学研训部聘请了6个学科共计30位网络教研指导专家,这30位专家中有教授,特级教师,全国大赛获奖教师和知名教研员,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互动点评的过程中,各位专家同在线教师分享了学科的前沿信息,最新成果,包括学科的学术动态。同时,本次活动还设了几个在线研讨的分会场,松原市前郭县、永吉县岔路河镇、长春市南关区等几个分会场的专家、区域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同样为本次活动的研讨贡献了智慧,贡献了思想。</p><p>  引领性还体现为教研范式的引领。本次的网络教研活动为全学科联动,既尊重了各自学科的差异,同时又在交流中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另有,本次活动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线上线下互动,有效开展混合式教研。注重线上直播并不是弱化原有的线下教研,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注入“互联网”要素,让传统教研走向现代化,走向实证化。吉林市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赵晓辉校长在互动中留言:“感谢省学院小学研训部为全省小学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更为我们做好区域‘互联网+教研’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式。”</p><p>  小学研训部此次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还充分体现了对话的理念。对话即分享,体现为民主、平等,利于生成。对话表现为多元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网络教研活动的融合性,首先体现为技术与教学研究的融合,努力实现网络技术无痕地为教研工作服务,不是刻意地追求信息化,而是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二方面的融合是四级网络教研的融合,语文学科活动结束后,吉林市教育学院小学部副主任邹春红由衷地反馈道:“没想到各个进修这么重视,没想到老师们这么关注,没想到辐射面这么大,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这几个“没想到”是四级教研机构协同的结果。</p><p>  针对网络信息中心设计的关于本项活动的调研问卷,截止5月6日下午14:11分,共有793人提交了问卷。问卷的结果是这样的,“如果本次教研活动10分,您给本次的活动打10分”的占67.72%,打8分的占25.73%。“非常愿意参与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的老师占93.44%,“愿意继续参加此类教研活动的老师”占91.93%。由此可见,本项活动还是颇受一线教师欢迎的。</p><p>  最后,孙世梅副主任还在总结中提到两点反思,分别是适应新常态和开启教研供给侧改革。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如何改变思维方式,如何基于“互联网+”开发序列化、专题化、系统性的网络教研课程,如何调和教研工作中供应与需求的矛盾,如何适度引领需求,如何兼顾共性和个性化的需求等很多问题还是未来教研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p><p>  一线教师还在调研问卷中也反馈出来一些问题,比如课型最好是现场讲课,组织类似活动要考虑教师工作时间,增加活动次数和频率,观摩课的展示资源最好能下载,网络技术的保障要跟进等等。这些问题将是小学教研培训部未来开展网络教研工作的逻辑起点。</p><p>  小学教研培训部此次开展的全学科“互联网+”主题教研活动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和学院信息中心的密切配合下,在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未来,小学教研培训部会以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全力打造服务于全省广大师生的高端的、高位的、高效的智能生态系统,全面推进全省小学网络教研工作的深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p>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