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2015年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评估中,江宁区10所参与创建学校全部通过,其中5所荣获示范级。至此,通过连续三年的创建,江宁区所有学校如期按照市教育局要求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按2012年学校数据,新增校不计入),其中示范级42所,合格级23所,通过率100%,示范率65%,在全市率先整体通过,为“十三五”期间实现由“数字校园”迈向“智慧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南京市2015年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评估中,江宁区10所参与创建学校全部通过,其中5所荣获示范级。至此,通过连续三年的创建,江宁区所有学校如期按照市教育局要求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按2012年学校数据,新增校不计入),其中示范级42所,合格级23所,通过率100%,示范率65%,在全市率先整体通过,为“十三五”期间实现由“数字校园”迈向“ ”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顾三年来的创建之路,江宁区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与以下几方面工作密切相关。

  一、整体推进、关注特色

  一直以来,江宁区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以区域整体推进,区教育局各相关部门联手为学校统一搭建相关的应用系统和网络硬件支撑建设,使学校精力从重复的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解脱出来。区电教中心集中技术优势,从全区整体架构上统一建设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如:信息发布,资源下载,在线直播,电子备课等。学校重点使用好相关的系统。

  在统一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校特色系统应用建设,积极为特色应用的学校做好技术指导和网络基础服务。如:实验小学“激活教育”;东山小学“友善用脑”;百家湖小学“本真教育”、江宁高中的“移动学习”等。这些特色应用,为全区数字化校园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专家引领,深悟标准

  在《南京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标准》出台之后,江宁区电教中心及时组织相关创建学校提前认真学习和研讨标准,把平时学校工作中已经完成,但分散在各处室、各活动中的资料,对照料标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系统创建支撑材料。

  要求各校把资料准备过程中对标准把握不清,困惑点提出来,区电教中心请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曹书成老师及“曹书成工作室”相关专家,带领学校相关人员熟悉标准,解读标准,专家的引领为各校创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片校协同,共同发展

  发挥区内教育信息化片的作用,片校协同,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发展,也是我区在数字化校园创建中的亮点之一。区电教中心对全区学校进行合理的分片,选出专业技术、工作及协调能力较强的教育技术室主任担任片长,平时在片内组织各校信息化工作的活动,交流创建经验,找差距,把兄弟学校的好的做法,拿到本校来开展工作。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坚持以江宁区电教中心搭建工作总体框架,工作片具体落实任务,从而大力推进全区学校共同发展。

  四、双奖政策,激发热情

  江宁区电教中心在每年初的信息化经费预算中预留对通过创建学校的奖励资金,待市里评比结果发布,区电教中心会同装备中心,按照示范级三万元、合格级一万元的标准根据学校需求配备相关教育信息化设备,三年来共筹集资金150万元用于奖励。在物质奖励的同时,年底区教育局对学校的综合效能评估中,对创建通过学校有加分的奖励。通过物质、精神双奖励,一些不在创建目标内的新建学校也积极加入创建队伍,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对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热情。

  江宁区“整体推进、关注特色”的创建模式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以“创建促应用”的整体推进模式大大提升了学校师生信息化素养,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为“十三五”江宁逐步形成与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江宁智慧教育体系开启了新路径。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