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济宁市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会议,副县级督学刘运泰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市电教馆馆长寻素华主持。
3月10日,济宁市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会议,副县级督学刘运泰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市电教馆馆长寻素华主持。
会上,总结了2015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对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县市区进行了交流发言。
去年,济宁市电化教育工作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年度任务目标和各项考核任务,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信息化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在网络及硬件环境建设方面,拓宽了教育网出口带宽至14G,市中心机房安装流控和加速缓存设备,对教育网专网进行了优化调整,在核心路由器上加装了防火墙设备;班班通建设步伐加快,完成计算机配备14589台、多媒体4375套,录播室265口。在平台与资源建设方面,“人人通平台”应用工作进展顺利,全市注册学校1372所,注册率达到95%以上,教师注册44269名,注册率64%,学生注册675608名,注册率47%,上传资源3万余件;通过“一师一优课”,市级平台晒课13000节,报送省级平台2650节,被国家评为“优课”90节;微课活动中,全市共有1450所学校参加,参加教师13344名;上传作品5174件。517件被评为市级优秀微课,全部纳入市网络资源库。在教师培训方面,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信息技术培训班80多班次,培训教师4万多名。在应用管理方面,通过举办各类评比活动、检查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全市27所学校获得省最佳组织奖单位;机器人竞赛活动,济宁市再次获得全省团体冠军,实现了了全省综合排名三连冠;课件评比活动,济宁市上报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总数和一等奖总数在全省均排第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45位师生获得36个全国奖,市电教馆获得先进单位, 6位教师获得先进个人。在试点工作方面, 39所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通过验收,通过率84.78%;38所机器人教育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验收,通过率80.85%;17所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工作进展顺利。在特色工作方面,召开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市政府《济宁市教育信息化推进意见》,表彰了100个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277名先进个人;“智慧教育”建设工作快速推进,150口交互式录播教室建设基本完成;71所学校监控项目基本完成设备安装。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2020年目标的关键之年。在硬件配备和网络建设上,将配备计算机2.5万台,多媒体6900套,录播室162口;计划完成农村小学网络带宽10M至100M的升级改造,以满足城乡“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需要。在“人人通”平台应用工作上,中小学教师、初中学生和小学学生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比例分别达到100%、100%和50%,学生能利用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能利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学校能利用空间开展教师考核管理、班级组织管理、学生综合评价、教学综合分析等工作。在三项重点工作上,启动城乡“同步课堂”带动工程,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乡村薄弱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抓好3D创新工作室建设,完成首批3D创新工作室验收,组织好全市中小学3D创新应用软件培训,组织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 节;开展“无线校园”建设,年内省信息化试点学校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力争用2到3年时间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智慧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刘运泰在讲话中肯定了工作成绩。他说,济宁市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速推动教育均衡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手段,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总体布局,建立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逐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提高了城乡教育均衡化、现代化水平。
刘运泰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加快平台建设和资源集成,抓好服务和管理水平,扩大培训层次和力度,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应用上来,强化应用导向,以教学、教研、交流和展示等应用促发展,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勇于创新,先行先试,以数字化校园和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等试点工作为先导,做好城乡同步课堂、3D创新工作室、无线校园建设等创新性工作,引领教育信息化应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电教站长参加了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