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普遍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履行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面对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大潮,国内高等教育工作者也深深地感受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来自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

  现在,大家都普遍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履行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面对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大潮,国内高等教育工作者也深深地感受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来自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

  总体来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校园管理信息化,包括学籍管理、行政管理、校园服务管理等。第二个层次是科研信息化,主要指高校科研工作的信息化,包括数据资源共享、科研管理网络化。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层次是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不仅要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支撑,更离不开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等教学过程参与者的主观能动和创新实践。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教学信息化的课堂将是对传统教学课堂的革命性发展。它从空间和时间上扩展了传统课堂的“疆域”,提供了全时空的学习环境;从教学理念上突出“去中心化”,强调协作式学习、非正规学习、自主式学习、研究型学习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以学习需求为导向,出现了“翻转”课堂、慕课、 等课堂形式。

  在如此深刻变革的教学环境中,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为此,教师要做到“无为”与“有为”的辩证统一。

  “无为”体现的是教师在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本质不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老师们将让渡出过去固有的权威和权力,主动让学生由“外围”走向“中心”,过去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发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教师不再通过直接干预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通过“退避三舍”,给学生以空间和主动权。这种转变甚至体现在教室空间的布局与装修上,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英国拉夫堡大学的课堂上,讲台的位置已经不在教室的最前面甚至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为了促进协作式学习,重新设计的环绕型教学空间。

  “有为”要求教师们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主动学习接纳信息化的新事物,熟悉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使用各种技术设备,构建新型课堂和教学关系,实现学习革命。这里的“有为”需要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去变革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这里体现出的是教师的“主动出击”。

  正如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主席戴安娜·亚伯林格女士所言,“高等教育中尤其是课程与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存在很多挑战。面临的危险之一是试图简单机械地把传统面授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网络环境下,我们应该教些什么以及如何与学生互动”。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对于信息化还存有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不愿意改变自己操练多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是,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潮流不去主动适应,以后的“转身”会更难。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在推动教学信息化中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如果教师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充分主动利用,如手机通信、电子邮件、社交软件等手段,创新使用方法,甚至能产生出比高技术条件下,被动使用信息技术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高校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提出的高要求,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教学设计环节的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配置等,才能使信息化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