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信息化、数字化特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直接关乎现代课堂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做好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是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21世纪,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信息化、数字化特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直接关乎现代课堂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做好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是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形成规范有序的培训管理机制。卓有成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让教育信息化走完了“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化和教育的真正融合,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亮点多多。

  亮点一:培训体系流程不断完善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作为海淀区教委的培训机构之一,主要服务于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注重全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个人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长期以来,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以“四个一流”(一流培训管理团队、一流的培训教师团队、一流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一流的培训课程和培训质量)为建设定位,逐步推进海淀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根据《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和《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中小学、职业高中教师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的要求,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在新的形势任务下,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和工作流程。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路线,以教学实践和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现状为基础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始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开展培训,不断开发新课程,拓展教师眼界,满足教师培训需求。

  为做好培训工作,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从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四方面着手,确保培训工作有创新、真落实、见成效。

  亮点二:教师培训模式探索创新

  在海淀区教委领导下,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根据自身工作职能,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电教教师、网络管理教师、通用技术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十二五”期间培训课程课时数2337课时,受训合格学员8539人次,其中信息技术教师2308人次,教育技术教师2000人次,学科教师4231人次。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贴近教师工作实际,着力开发基于一线教师的工作和学习需求的培训课程,对于促进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

  中小学电教、网管教师培训——主要侧重于电教教师摄录编技术专业技能、网络技术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如教授孩子DV拍摄、摄影摄像、微电影、网络技术等)。配合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培训部开展新任网管教师、新任电教教师、全国电教机构骨干人员培训、网络管理教师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等。

  学科教师培训——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与学科应用融合的培训。

  培训过程中,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通过授课教师推荐教材、项目负责人遴选教材、课程开发者自编教材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满足培训的需要。与此同时,中心还注重培训资源的建设和积累,以电子档案袋的方式归档整理每一个培训课程的相关资料,包括:课程开发计划、课程实施方案、培训需求问卷、培训讲义、学员作业、培训音视频资料、培训反馈问卷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保存。

  亮点三:教育教学科研深入推进

  教育科研是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强大动力。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深入推进教育科研,既有与北京师范大学和海淀区教科所合作的科研项目课题,也有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委托的科研课题。

  几年下来,教育科研成果颇丰。“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研究”立项成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海淀区信息技术与市级专题地方课程的整合与管理研究”举办了两次市级现场会活动,活动效果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该课题获得了2012—2013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亮点四:数字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承担着海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工作指导的重要任务,中心教师以下校听课调研、组织研究课、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一线指导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促进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还负责指导和协调本区部分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为此,中心教师每学期都要下校进行调研、指导和协调,确保全区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优质、高效进展。

  为了更好地向全区近200所中小学、幼直单位普及数字校园建设理念,向全区、北京市展示海淀区数字校园建设情况,2013年10月11日,由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协办的“海淀区数字校园现场会”在北京市二十中学顺利召开。本次现场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来自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海淀区教委、海淀区财委的有关领导,以及海淀区中小学200多名主管信息化的校长、副校长应邀到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淀区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在2014年度首批数字校园星级学校(共29所)的评估结果中,北京理工大学附中获得五星级(全市10所),七一小学获得四星级(全市9所)。

  2015年3月19日,“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应用成果阶段总结暨交流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召开。会议以“特色引领、集约推进、双向融合、应用导向”为主题,总结和推广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应用成果,引领各实验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布置2015年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会上,北京理工大学附中介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果及经验。

  目前,海淀区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第二批实验学校石油附小、育英学校,第三批实验学校玉渊潭中学、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中关村二小,正按照计划稳步实施相关工作。

  亮点五:终身学习资源海量汇聚

  建设海淀区终身学习平台,是推进海淀教育现代化的工作重点。在海淀区教委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中心具体负责平台的实施任务。其建设目的是为社会开辟一条终身学习的新途径,利用信息技术为海淀区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进一步完善海淀区教育资源库,服务广大社会百姓。目前,教育资源库的内容涉及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中考复习、高考复习等,拥有各类规范的音、像、图、文教育资源近3万余条。

  亮点六:优质培训资源有效整合

  在海淀区教委的统筹协调下,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与海淀区进修学校、海淀区教科所、海淀区体卫中心、海淀区职教中心等相关机构的职能和资源有效整合。如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合作,负责中小学信息技术新任教师的学科培训组织与实施工作;负责北部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科培训工作;负责海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工作;与海淀区教科所合作,组织课改课的录制和光盘制作工作,自2005年至今已录制1000多节课改课,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与此同时,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还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中央电教馆、北京教育网络与信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公安局网安总队等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聘请专家为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培训,开阔教师眼界,提高研修层次,增强专业素养。

  亮点七:教师培训工作成效彰显

  海淀区教委领导高度重视全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工作,注重全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个人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截至目前,参训教师学科分布广泛、信息化素养以及教育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

  在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中,教师组作品有29件作品获得北京市一等奖、34件获得北京市二等奖、63件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共有29件作品被推选参加全国比赛,其中有23件作品获奖。

  在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共获得15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

  在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得1个全国特等奖和3个全国一等奖。

  在北京市高中、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比赛活动中,高中教师获2个北京市一等奖;初中教师获4个北京市一等奖,1个北京市二等奖。

  在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网络管理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中,有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1名教师获得三等奖,16名教师获得优秀奖。

  在北京市中小学网络管理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及考核工作中,共有186名网管教师通过了市级考核,取得北京市网管教师能力提升证书。有234名教师通过了区级考核。

  五年的坚持不懈,五年的探索创新,五年的求真务实,五年的点滴积累。五年来,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侧重于高端技术应用培训和专业化发展培训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教师信息化培训,推动海淀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促进海淀区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提升,从而落实了“十二五”时期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培训任务。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