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襄阳市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十件实事”,实施“教育云”工程,通过校园网络化、教室白板化、资源平台化、人人空间化建设,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广大师生不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而是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资源云平台)、优质师资(直播课堂)服务。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57b77b147026918jpg  /><br />刘娟老师正在录播教室录课<br /> 
  过去,老师教学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如今,备课有互联网、资源云平台,上课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后有“教师空间”。<p>  “有了这些信息化设施的支撑,教师们教得生动、形象、直观,学生们学得轻松、愉快、深刻。这是‘教育云’带给我们的好处。”市电教馆副馆长邱太强说。</p><p>  2014年,襄阳市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十件实事”,实施“教育云”工程,通过校园网络化、教室白板化、资源平台化、人人空间化建设,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广大师生不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而是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资源云平台)、优质师资(直播课堂)服务。</p><p>  目前,全市九成以上的学校都已享受到“教育云”带来的便利。</p><p><strong>  1 城乡穿越</strong></p><p><strong>  山里孩子听市区名师讲课</strong></p><p>  11月27日,在襄城荆州街小学教导主任罗静的办公室墙上,记者看到一张“2015年秋季名师课堂安排表”:10月13日第一节,二年级音乐,讲课老师为樊莎;10月15日第一节,四年级美术,讲课老师为张燕;10月20日第二节,一年级语文,讲课老师为李运梅……不过,这些课不是为该校学生所设,而是通过“直播课堂”,为保康县油坊街小学和襄城余家湖曹湾小学学生授课。</p><p>  保康县油坊街小学位于城关镇长坪村。全校有14名老师、108名学生。校长尚晓红告诉记者,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老师,全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该校43岁的田世秀老师既要带一个年级的数学兼班主任,还要带两个年级的英语。“学校老师少,教研活动难以开展,教学水平也有限。”</p><p>  去年10月起,油坊街小学开通了资源云平台。有了“直播教室”,身处大山里的学生也能听到荆州街小学名师的优质课。这些优质课包括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等。</p><p>  每次上课前,罗静都会与尚校长沟通。如要上科学课了,她会提前给尚校长发短信:下周四科学课,需做以下准备:1.分小组编上组号,以方便老师和学生交流;2.白砂糖、盐、面粉、粉笔、冰糖、高锰酸钾;3.六个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4.搅拌用的筷子、水。荆州街小学教师在学校录播室上课,保康县油坊街小学的学生在自己的教室同步听课,师生可以互动。“对山区老师们来说,这是向城区名师学习的好机会;对学生们来说,网络授课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享受与城区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尚晓红说。


</ul>
</body></html></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