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将“电视老师”带进了全国6.4万个乡村教学点。一块块荧幕,拼接出一幅幅正在被教育信息化改变的教育图景。

“电视老师”改变乡村教育图景

——3个乡村教学点与教育信息化的故事

  早晨8点30分,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诺教学点的王海军老师,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桃花沟教学点的刘兆明老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下甲镇弄怀念恩小学的阮文凭,在走进教室后,都会做同样的动作:打开电脑、启动电子白板,在“电视老师”的帮助下,开始一天的授课。

  2012年底,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将“电视老师”带进了全国6.4万个乡村教学点。一块块荧幕,拼接出一幅幅正在被教育信息化改变的教育图景。

  布朗山来了“电视老师”

  从北京到西南边陲布朗山,直线距离3000多公里,如今,王海军手里的遥控器轻点之间,就可抵达。一按,远在北京的“电视老师”就会在电视里教学生朗读课文,学写生字;再按,视频暂停,王海军会领着学生们巩固所学。

  2013年,国家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前,在王海军的课堂上,音乐课和美术课是稀罕物。王海军说:“只有看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没激情、不活跃时,才会很‘吝啬’地给他们上音乐课和美术课。”

  如今,在这片热带雨林里,架起的基站、扯起的电线、洁白光滑的电子白板,成了打开山外世界的钥匙。来到曼诺小学的“电视老师”,声音甜美,汉语标准,总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王海军说:“以前的音乐、美术课从来不按课本教,音乐课只是唱一唱校园歌曲,美术课都是围绕着春夏秋冬来画,时间一长,学生也烦了。”现在,王海军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引导,孩子们就可以跟着“电视老师”学了。

  勐海县教育局副局长刘进喜说:“数字资源进来后,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声情并茂,学生也爱学,下课了还在教室里摆弄电脑。”

  慢慢地,王海军发现,一些变化开始在课堂上酝酿和发生:学生普通话标准了、会唱的歌多了、会画的画多了、会制作的小玩具也多了。在课后家访时,他从很多家长口中得知,孩子们在家里变得更懂事了。教学点项目带给他的惊喜远不止这些,原本厌学、辍学的孩子也喜欢来学校上课了,教学点的学生也从原来不足10个增加到现在的22个。

  老刘的“数字时代”

  “一间屋子一块板,一张桌前站一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说一天”。很长时间,这是刘兆明所理解的教学工作的全部。今年56岁的他,在湖北郧县最偏远的桃花沟山村教学点,一撇一捺,在磨得发白的黑板上写写画画了37年。突然有一天,一口“天锅”在他的学校架了起来。他的教学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电脑、电子白板,当这些电子产品出现在老刘面前时,他有些手足无措:“我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这些设备咋用呢?”前来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开导他:“老刘,怕什么?不会咱就学呗!设备操作由我们来教,资源使用还要专门培训,你就记住一个字:‘用’,用坏了算我们的!”刘兆明咬牙一想:好东西放那里不用对不起山里娃,啥东西不是人学的!

  让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学电脑,难度可想而知。

  刘兆明请来老师,手把手教自己。从开机、关机到软件应用和资源使用方法,每天学一点儿就往小本子上记一点儿,然后就赶回学校反复练习,直到练会为止。为了熟悉鼠标操作,刘兆明把学生制作的木陀螺竖着一劈两半代替鼠标,中间画个滚轮,训练手指协调能力。经过几个星期的苦练,当电子白板上出现“电视老师”时,他觉得一切努力都没白费。

  数字资源教学点全覆盖项目不仅重塑着教学点的生态,也一点点地改变着刘兆明的生活轨迹。

  刘兆明不曾想过,自己这个对英语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竟然能有一天站在讲台上教英语。2006年,桃花沟教学点三年级开设了“空中英语课堂”,刘兆明利用大量的英语教学光盘和远程教学资源,试着教孩子们听、说、读、唱英语。

  上课前,刘兆明先熟悉英语课资源,自己对着空教室预演上课的场景,反复练习,揣摩着啥时打开哪个资源合适,啥时播放哪段视频恰到好处。上课时,他模仿资源中教学视频里的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资源中的动画情境导入,运用资源中老师的读音带领学生认读。通过资源教、学生学,孩子们学会了一个个单词,发音也和资源中的差不多了。

  现在,刘兆明的学生会用英语互相打招呼,回家后还不时“炫耀”几句英语。家长们高兴地说:“还是刘老师有办法,让山里娃开口讲起了外国话。”

  瑶山小学的两次巨变

  广西凌云县下甲镇弄怀念恩小学校长阮文凭拄着他那根不锈钢拐杖,走过学校水泥操场,他说:“我在这里工作了20年,见证了学校的两次巨变。”

  第一次巨变是学校物质形态。20年前阮文凭刚到这里时,它还被叫作弄怀小学,坐落在大石山区的高山顶上,那里不通公路,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通向外界,四面是笔直的山崖,4间教室的棚顶到处开着天窗,瓦片东倒西歪地斜躺着,部分檩条、瓦角腐烂。

  无片瓦遮头,学生怎么上课?阮文凭发动家长解决自家小孩的课桌,发动百姓为教室盖好屋顶,重新安上新的门窗。他还自己买来水泥,带领学生到几里外的地方找沙子,一簸箕一簸箕地抬回来。被他感动的乡亲们,主动帮忙为教室铺上了水泥地。

  如今,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后,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观,但山区条件有限,难以开设图、音、体、美等课程。这个事情的转机是“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到来。

  现在,瑶山里的孩子不用走出大山,也能通过资源中“跟我学”栏目跟电视里的优秀老师一起学习;尽管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和美术老师,孩子们同样能学会唱歌、跳舞、画画。

  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的阮文凭,只能靠拐杖行走,这两年,他的双腿站立已非常困难。“多亏了这套数字系统。”阮文凭说,现在上语文课,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自己板书、范读,可以利用课程资源中提供的识字动画、声音等来完成;在讲解学科作业和课堂练习时,通过实物展台可以很轻松地展示出来,省时省力,教学效果又好。音乐和美术课程资源也恰好成为他继续教育的好教材,弥补了这方面知识的空白。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