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当前教育领域最时髦的话题之一,也是信息改变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改变了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微课在制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在制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是微课只“微”不“精”,体现不了短小精悍的特点。有些老师简单地把课堂教学内容浓缩一下,变成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就以为是微课了。其实,这是对微课含义不了解,微课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进行精细化设计的数字化课程包,最大的特点是适合移动化学习、泛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就语文教学来说,可以是作者时代背景的介绍,作者生平的简介,课文重难点的处理,课后的拓展深化,这些都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服务的。微课应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一个微课制作主要是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主题太多,时间过长,就不是微课了。

  二是微课开发意识薄弱,制作手段不“高”不“尖”,简单粗糙,缺乏形象性、趣味性,实用性、适用性不强,难以成为必要的辅助学习形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设备简陋。目前,在广大农村学校,仍没有一台像样的录制设备,有的是用照相机,有的是用手机录制,视频和音频质量自然就比较差,再好的课程内容也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老师的水平有限。有的是普通话不够标准,有的是课件制作不够精良,有的只是单纯的讲解,缺乏必要的反馈练习,还有的是纯粹为参加微课比赛而简单模仿……即使制作出来了,学生看的兴趣也不高,不仅使微课的制作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也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要想提高微课的使用效率,首先要结合目前教育标准化建设,努力为各个学校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如多功能教室、录音室、音响设备等。前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少学校参与的教师数量就比较少,主要就是因为从外面租赁设备费用昂贵,很多学校资金有限,只能让一小部分老师参加。

  其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目前有的学校虽然硬件设备配备的不少,如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已经投入使用,但很少有教师会用,只能当做普通的屏幕或写字板使用,难以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因此,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区域特点以及教师的年龄结构,分批分级地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

  最后是要定期开展一些必要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特别是微课的制作,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