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室、云课堂、智慧校园……上周末,滨江白马湖畔有一场“互联网+教育”的精彩对话——第十五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创新应用成果展举办,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和企业人士共同探讨分享教育信息化的前沿理念和举措。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b26a1289e6132d0jpg  /><br /><br /><img alt=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e8dc018277ac786jpg  />

<p>  既有“大而全”的区域版图 也有“小而美”的创新应用。</p><p>  未来教室、云课堂、智慧校园……上周末,滨江白马湖畔有一场“
教育”人才模式;企业自主发现商机,打破教育壁垒,创新商业模式,进入“教育圈”。</p><p>  “今后可以在教育服务业、教育培训业两个领域率先启动。”王键举例说,有的大学提前在网上选宿舍,新生报到时刷卡即可,很便捷。而培训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可能带来新的思考:未来是否会出现不属于任何学校的独立教师?</p><p><strong>  线上线下 “混合式学习”有望推广</strong></p><p>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对大学生来说不陌生。在“MOOC与混合式教学”主题论坛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聂风华做了“教育部三号文件的实践解读——以学堂在线为例”的演讲。</p><p>  “学堂在线”是由清华大学研发的中文MOOC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它与传统网络教学不同,增加了使用者与教学老师间的互交性。简单说,平台分为在线学习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学生通过注册登录可自由选课、听课和社区讨论,系统会根据听课进度给出练习题目及评分;教师通过系统上传上课视频、添加教学资料及练习题,并能及时查看学习反馈情况。</p><p>  “学堂在线”注册用户来自全球126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和80家高校和机构合作。“学堂在线”将陆续完成清华、北大、麻省理工等著名高校提供的7门课程上线开放工作。清华还有两门本科课程的学生和老师将使用“学堂在线”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p><p><strong>  “互联网+” 让名师资源利用最大化</strong></p><p>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李未说,中国大学毛入学率提高,但教育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不一样。而且,名师资源相对缺乏。”</p><p>  即便在名校,名师资源也会利用不足。李未说,北大2013年一共开了1998门课程,平均每堂课允许48人听讲,实际每堂课平均听课人数为29人。“把名师资源利用最大化,‘互联网+’是一个途径。”2011年斯坦福大学一位副教授网上教授课程,报名者达10万人,开了名师教育资源世界所共享的先河。</p><p>  当然,大规模推网上MOOC也有问题,会对普通高校基础课老师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整体使用他人课件还会涉及侵权。为此,李未建议:在不影响学校课程的原则下,利用本科生业余时间推出网络版核心基础课,“如果让高校那20%的拔尖学生能获得名师指导,就成功了。因为他们是我国高校研究生的主要来源,这批学生的质量上去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将大幅提升。”</p>
<br />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