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落幕的2015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知名企业的数百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这一主题,召开了“教育和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部长级圆桌会议以及一系列全会和分会,对多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达成了广泛共识,圆满完成了会议的预期目标。日前,记者就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成果与意义,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进行了专访。

  不久前落幕的2015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知名企业的数百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这一主题,召开了“教育和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部长级圆桌会议以及一系列全会和分会,对多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达成了广泛共识,圆满完成了会议的预期目标。日前,记者就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成果与意义,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进行了专访。

  问:此次盛会召开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答:此次盛会在中国成功召开,凸显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大会通过的《青岛宣言》共计21条,涵盖了教育包容性、终身学习、网上学习、质量保障、国际合作与融资等多个方面,致力于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达到全球社会各学校共同通过的2030年教育目标。提出信息技术可用于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上。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提高学习质量,并进一步触及弱势群体,包括农村青年、成人、妇女、女童、校外青年和残疾人。

  《青岛宣言》建议所有教育利益相关者为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在获取“开放教育期刊资源”方面提供便利,并充分评估免费开源软件及开源标准的潜力,特别是对残疾学习者和母语学习者开放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问:请您谈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些年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本次大会期间,中国利用此次机会集中展示和介绍了近些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同时还召开了“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和校长、教师论坛等系列活动。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基本实现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中阶段学校的网络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的宽带网络接入率从2011年的不足25%上升到74%。全国近半数教师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获取了适用的教学资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平台开放4个月,就有166万教师通过网络参与信息化教学研究,共同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校学生足不出校门就能通过精品课程和大学慕课平台学习优质课程,全国6.4万个教学点的400多万偏远地区的孩子通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享受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通,实现了1.77亿入库学生学籍管理的便捷化和精确化。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总体很高,但大都体量较小,面临的问题较少。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并且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发展之中,产生如此显著的成效,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虽与发达国家走着不同的发展思路,但对助力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问:从此次大会取得的成就来看,您如何展望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答:《青岛宣言》是刚刚闭幕的“世界教育论坛”发布的《仁川宣言》后联合国发布的又一极为重要的文件。该宣言明确提出,为了在2030年前实现全纳和公平优质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目标,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系统,促进知识传播,提升信息访问,达成有质量和有效率的学习,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该宣言的“序言”部分明确提出,如果我们要兑现《仁川宣言》中提到的“没有教育歧视,性别平等、妇女赋权的可持续发展”承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要致力于确保到2030年,不论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地理位置,每个男孩和女孩都有机会获得数字学习工具以及相关的数字学习环境。《青岛宣言》还建议,在争取实现普及基础教育和技能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所有的教育利益相关者都应承认,有质量保证的在线课程作为常规学习项目的替代或补充方式。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于利用在线课程给予了高度的期望,并将在此方面加大努力。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教育新愿景:释放技术的潜能》报告,调查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学生应对21世纪工作领域需求准备状态,结果表明,很多技能方面,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包括国家内部甚至是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也有很大差距。研究发现,很多教育技术方面的创新对提升学生技能方面的潜力已经显现,很多技术能够实现低成本提升教育质量。报告认为全球在释放技术的潜力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

  此外,根据《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15》显示,网络准备指数排名前20的国家或地区为:新加坡、芬兰、瑞典、荷兰、挪威、瑞士、美国、英国、卢森堡、日本、加拿大、韩国、德国、中国香港、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冰岛和奥地利。中国大陆自2012年排名最高为51位以后,一直处于第62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增速一直没有加快。反观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这几年是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也说明我们的成绩来之不易。报告同时显示,在143个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着形式多样的数字鸿沟;而普遍的数字鸿沟也剥夺了最贫困国家获得信息技术的机会。2015年的报告以“助力全体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为主题,探讨缓解数字贫困,将信息技术变革成为全球的现实。

  综合上述三份极具重量级的报告和文件,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在应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普遍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思路,而这一趋势将成为一种常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与发展,将对各个领域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教育行业将因积极主动拥抱这一发展大潮而受益,并得到更大的发展。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