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是对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一次激励。乘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东风,我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千兆光纤、普及未来教室……明年全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是对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一次激励。乘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东风,青岛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千兆光纤、普及未来教室……明年全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明年85%学校变智慧校园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告诉记者,近年来青岛市先后投入10余亿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扶弱扩优原则,自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投入1.04亿元,区市配套资金7637万元,新建、升级736所农村中小学校园网;2014年起,安排市级专项资金对15个经济欠发达镇31所学校进行支持,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优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青岛市已全面建成涵盖市、区(市)、校三级的青岛教育城域网;全市1089所中小学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城域网,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中小学全面建设完成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00%的中小学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

  青岛市以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两个延伸。首先是推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向全面数字应用延伸,2014年市本级教育专项资金投入1060万元,区市配套资金3.6亿元,全面启动数字智慧校园建设,完成294所学校数字智慧校园建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24%,计划到2016年,全市85%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智慧校园。另外,市教育局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中小学向幼儿园延伸,制定《青岛市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的区市给予奖励。各区市逐步为辖区内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配齐设施设备。

  明年全市中小学“人人通”

  邓云锋表示,青岛市已经启动了“三个课堂”建设,加快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与服务机制。围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应用。

  通过未来教室专递课堂建设,实现智慧互联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已建成135对“专递课堂结对学校”,采取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成立3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课堂”等形式,充分发挥全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作用,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开展“名校网络课堂”建设,试点“一对多”同步课堂教学,全市已推出“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典型区市3个,汇聚全市优质微课1200余节。

  青岛市还探索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机制,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2014年,开发建设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通过空间应用、网络教研、网络集备等推动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平台于2014年9月份正式开通,首批2万用户试点使用,2015年计划为50万学生、5万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到2016年,青岛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推动信息化向三方向延伸

  青岛市正在制定实施“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