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的诵读,不仅可以大声地吟诵出来,而且能通过电子数字平台,录音、传阅、分享。这是记者近日在闵行区梅陇中学举行的“经典阅读,创意表达”阅读课程实施研讨活动获得的消息。

  经典诗文的诵读,不仅可以大声地吟诵出来,而且能通过电子数字平台,录音、传阅、分享。这是记者近日在闵行区梅陇中学举行的“经典阅读,创意表达”阅读课程实施研讨活动获得的消息。据了解,通过“我爱朗读”数字平台,梅陇中学校园里的阅读朗诵氛围日益浓厚,传统经典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有效结合。这也是闵行区推行“经典阅读,创意表达”阅读课程的组成部分。

  朗读,也可在电子平台上展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首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七(3)班语文老师徐忠的带领下,学生们读出了不同的韵味。更值一提的是,只要手持平板电脑,打开“我爱朗读”平台,便可以将朗读的过程录音下来,上传到平台上,与同伴们一起分享。

  徐忠介绍,在“我爱朗读”平台,学生们不仅可以选取自己想要朗读的经典作品,而且能给朗读界面设置个性化的背景与音乐。“录制的朗读作品发送到平台上后,老师可以对其进行点评和推荐至主页;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赞’,并生成‘最美声音’的排行榜。”

  “我爱朗读”的应用推广后,徐忠进行过一个阅读小调查,七(3)班有95%的学生对朗读平台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94%的学生的朗读频率为“每天”或者“双休日”。

  据了解,“我爱朗读”是梅陇中学自主开发的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也是该校“ ”建设的又一个实践点。校长乔慧芳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日常习惯。“数字平台+朗读,让孩子们的心灵放声高歌。”

  数字化,让学生变了

  梅陇中学的老师董鸣,曾经有这样的困扰:每当学校里举行读书节、朗诵会时,班级里总要进行一番海选。然而最终入选参与校级比赛的学生人数是很少的,也有不少学生并不满意这样的筛选结果,更有的学生比较低调内敛,没能很好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与风采。

  “有了数字化的阅读平台,这些现实中的‘bug’都迎刃而解了。”董鸣感慨,“‘我爱朗读’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阅读才能的机会。不管你的发音是否标准,语调是否抑扬顿挫,只要你朗读了,就是个人阅读知识库的一部分。参与评价的主题也不再是单一的任课老师,也可以是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以及所有的同学。”

  这样一来,那些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在数字化的平台上便有更广阔的表现机会了。比如,原本在班上比较腼腆的小颖同学,对“我爱朗读”的平台爱不释手,每天回家完成功课后,便开始在平台上朗读与分享,甚至发动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如今的她不仅是朗读平台上的活跃分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加活泼开朗了。

  创意地阅读,发展学生个性与素质

  “以数字平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在参加本次研讨活动时表示,这不仅是语文课堂上技术性的变革,更是对整个课程和教学进行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要更多地从人本性思考,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和认知规律,让学生成长得更好、更幸福。”

  在校长乔慧芳看来,“我爱朗读”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平台后台积累的数据,能更完整地记录下学生的学习经历,让老师能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尊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此次“经典阅读,创意表达”闵行区梅陇中学研讨专场活动,是闵行区开启经典阅读课程实施的“第一枪”。据闵行区教育学院研训部龚耀昌主任介绍,经典阅读课程还将结合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体育健身、综合实践等八大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开展“经典阅读,创意表达”。

  他表示,该项目还将在不同的学校举行专场研讨活动,并探索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实现阅读与表达的扁平化交流与分享;并将学生的读书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以此记录与发掘学生的兴趣、潜能、特长和个性。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