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地方性高职院校从事本地非遗数字化传承工作除具有利用研究型人才、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学生传播群体等技术、文化、人才优势,更有鲜明的地域优势:便于和传承人就近进行沟通交流,进行非遗技艺的学习和收集整理工作。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动本土文化的继承发展,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数字化传承非遗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非遗的数字化传承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主要包括非遗的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等。非遗传承人受知识水平和技术限制,很难实现非遗的数字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地方性高职院校从事本地非遗数字化传承工作除具有利用研究型人才、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学生传播群体等技术、文化、人才优势,更有鲜明的地域优势:便于和传承人就近进行沟通交流,进行非遗技艺的学习和收集整理工作。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动本土文化的继承发展,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数字化传承非遗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引入传承中心将非遗传承基地化团队化

  南通科院于2012年在校内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承馆,传承馆建筑面积近千平米,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版,千余种历史久远的蓝印花布藏品。可以展示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全部四种蓝印布制作工艺,并以灰缬即以漏版刮浆法直接在馆内量产蓝印花布,参观学习者可亲手体验刻版、刮浆、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的制作流程,从事该项技艺达30余年的师傅还会展示夹缬、绞缬技艺。传承馆的引入,为数字化传承提供了便利,蓝印花布产品及版式的图片、工艺流程的视频等数字化资料的采集工作可以直接在馆内完成。

  南通科院艺术类专业及软件技术类专业主要在信息工程系,学校指定该系负责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及与传承基地的对接工作。系部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大学生”的数字化传承非遗工作团队,由系部对接建立工作团队,解决了学生和教师的管理问题,搭建了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承导入教学和建数据库将非遗课程化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的艺术氛围相对薄弱,将非遗纳入课程,是学院艺术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学院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学院专门开设“蓝印布艺术”课程,面向全院开设公选课,面向艺术类专业开设非遗数字化传承的专业选修课。课堂上,学生在传承人及专业教师指导下,在掌握基本的蓝印花布技术之外,利用数码技术,把社会热点、时尚元素融合进了蓝印布的设计,先后设计“农业教育博物馆系列”、“世博吉祥物系列”、“南通十景”等多种蓝印布板样,使非遗由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传播者。

  学院利用自身的专业及技术优势,在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的收集整理工作基础上,师生共同参与,将非遗的创作生产流程、代表性经典作品等以电子文档、数码图片、音频视频、展示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了完整的蓝印花布数字化传承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蓝印花布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将非遗传承系统化

  学院以非遗数字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学院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项目《南通蓝印花布技艺在基础教育中的数字化建设与实践》、南通市科技项目《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技术研究》等国家、省、市级相关课题近十个。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让高校教师深度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深化了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学校还通过社团开展非遗数字化传承,成立非遗传习社,社团成员通过田野收集,纹样纸板的数据采集方法,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及方法的同时,学院教师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在JAVA EE架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机器视觉库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相似度进行计算、分析与研究,为开发实现一个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检索原型系统及“南通蓝印花布”信息化工作打好基础,该识别系统已申请国家专利,使得高职院校成为非遗数字化传承的规则制定者之一。

  为适应非遗在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系统的传播,学院教师于翔为小朋友编写了一个游戏软件:南通蓝印花布。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的程序设计方案还可应用在其它平面类非遗的传承工作中,如苏绣、云锦等。

  (作者系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