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是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地,然而在市南区西部老城却因为历史原因成为整个市南教育发展的“洼地”。“教育资源配备不足,周围流动人口数量大,本地人口外迁等种种因素造成这个地区成为市南教育的‘待开发’地。”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作新告诉记者。如何运用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助推学校特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市南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青岛市南区是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地,然而在市南区西部老城却因为历史原因成为整个市南教育发展的“洼地”。“教育资源配备不足,周围流动人口数量大,本地人口外迁等种种因素造成这个地区成为市南教育的‘待开发’地。”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作新告诉记者。如何运用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助推学校特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市南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打造“智慧课堂”,填平资源鸿沟

  “教育信息化从基础好的学校来做不一定能说明问题,与之相比,普通学校更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市南区教体局相关领导告诉记者市南信息化试点选择的初衷。

  为了让所有学校享受更优质的教育,2013年,市南区教育局选取西部老城区的八大峡小学和青岛二十四中首先进行了电子书包和云课堂的实验。

  其中,八大峡小学共有13个班级和400多名学生,而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就占了近一半。与之相似,二十四中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我们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孩子回家后都没有书看,他们的差异也比较大,如何让他们享受到优质教育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二十四中校长刘晓云告诉记者,“最终,电子书包和云课堂的运用让我们拨‘云’见日”。

  记者走进二十四中的“智慧课堂”,老师通过提前制作微视频,已经让学生们对这堂课有了了解。课堂上,老师随时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将讨论的过程、结果用ipad实时传输到电子白板,老师随时给予反馈。

  “通过信息化的支撑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让课堂变得更为高效”二十四中语文教师杨滢表示,只要运用得当,技术的发展必能推动教学的改革。

  青岛八大峡小学校长陈蔚介绍,学校利用电子书包云课堂模式进行科学课高效学习,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模拟动画动手操作、相互交流规律总结、练习检测知识巩固这几个步骤,在电子书包云课堂的模式下,实现学习的高效化和趣味化。

  教育信息化为校际间优质资源的多元交流共享提供了可能与便利,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目前,在两所实验校先行的基础上,市南区已为全区32所学校配备了电子书包并全面开启了研究工作,市南区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了电子书包项目组,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有效管理。

  构建“未来教室”,突破特色瓶颈

  一本本沉重的教科书被一个轻便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代替,冗长的黑板笔记被手动选择拖动所代替,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

  这是市南区试点学校课堂上呈现出的新景象,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授课,即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调整,逐步实现了学校特色办学,学生个性成长。

  “在教育均衡的情况下,市南区如何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扭转‘千校一面’窘境,实现孩子有特长、个性化全面发展,成为了亟需突破的瓶颈。”市南区教育局局长赵辉说。

  青岛文登路小学是一所依山傍海的学校,海文化浸润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基础教育的视野中,如何创设具有海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如何规划并创建具有文登路小学特色的教育品牌?”带着这些思考,文登路小学校长朱雪梅尝试着运用教育信息化来助推学校办学特色化。

  在文登路小学,形成了海文化的电子书包教学的课例成果。师生通过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多种类、多方式进行交流,充分挖掘海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教育意义。

  市南区探索出了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研讨的新范式,在国内率先创建了“双向视频同步课堂”。在青岛二十六中刚刚建设完成的“双向视频同步课堂”,记者看到采用先进的图像智能拍摄技术、全自动导播技术、高清多轨录像技术,可以实现教师视频、发言学生视频、板书视频智能跟踪拍摄与多机位间全自动的导播切换录制。同时还实现了校际间同步授课、教学资源共享、教研协作组、视频教研、教学评估、课程编辑分享评价等功能。

  “通过这些手段,为多元评价学生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构建科学的‘家校合作’、‘区校合作’的模式。”青岛市26中校长李成胜说。

  为教育信息化保驾护航

  青岛市南区的教育信息化之路并非一路畅通,新的环境与技术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流程、师生角色、课程实施、资源运用等各个环节进行重构,过去精心打造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需要重新和“平台”协同、和“软件”融合,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翻转”。

  在市南区教体局副局长王红眼里,教育信息化首先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制作一节 ,老师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王红对记者说。

  为此,市南区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各项评比工作的重要指标,同时制定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标准,把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运用学科专用工具与方法的能力、有效学习能力等作为检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依据。

  “市南区还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体系,将各学校教育信息化情况列入对各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南区教体局局长赵辉告诉记者。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