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在这个“微时代”,凭借强大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快速的传播速度,“微”热潮已势不可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逐步走入南安多所学校的课堂中。

  微博、微信……在这个“微时代”,凭借强大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快速的传播速度,“微”热潮已势不可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的制作培训课,南安市也组织了中小学教师优课、微课比赛评选活动,优秀作品还将被推荐参加“福建教育云”杯泉州市中小学教师优课、微课评选比赛。

  究竟什么是微课?它给南安的传统课堂带来哪些新风?就此,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

  【现场】微课将课堂变成乐园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了解有关金鱼的知识,现在就跟着小泡泡一起来看看金鱼的生活吧。”近日,记者走进梅山中心小学,科学老师叶灵灵正通过“微课”的方式给三年级的学生上科学课。

  课堂上,叶灵灵播放了一段时长6分钟的视频,将有关金鱼的分类、习性、喂养等方面的知识点,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绘声绘色,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这比看课本生动多了,真有趣。”一位学生开心地说道。随后,叶灵灵针对重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互相解答。良好的氛围把枯燥的课堂变成了充满趣味的学习乐园。

  “简单来说,微课就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制作成音视频,时长一般在5-10分钟。”梅山中心小学书记肖连发向记者介绍,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在肖连发看来,相比普通课程,微课的“上课时间”不到10分钟,内容上通常只有一个主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够“直击要害”。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的授课方式得到了家长、老师的认可。

  【摸索】微课试水新课堂

  “完成这个作品花了我们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的。”梅山中心小学叶灵灵、侯琪颖和肖连发3位老师共同创作的微课《金鱼》获得了2014年南安市首届小学科学“微课”研发和评选比赛一等奖。

  提起创作的过程,叶灵灵表示,金鱼难以掌握,有些细节只能一再重复来过,她特意从家里带了一条金鱼到学校,一有空就认真观察,摸索拍摄的好时机。最终,近两个月的努力浓缩成一部6分钟视频。不仅是科学课,针对数学课以及计算机课,叶灵灵也分别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效果很不错。

  无独有偶,蓬华中心蓬岛校区的苏孟惠和许杰汉两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也制作了一段视频。

  视频开头,许杰汉先提出疑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然后通过敲击音叉、弹动橡皮筋等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最终得出结论。“实验看起来简单,但相对书本更直观,学生一下子就能体会到,而且印象深刻。”许杰汉表示,微课很受欢迎。

  针对近来兴起的“微课热”,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刘小坤表示,在网络时代,微课的教育应用前景很广泛。

  “今年1月,我市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课、微课制作培训活动。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跟进,组织培训。我们针对科学、数学、英语、计算机这些科目都开展过微课比赛,已经覆盖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刘小坤介绍,随着资源共享平台的逐步完善,微课还可以上传到云端,以方便学生通过网络下载,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