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把南通“智慧教育”体系打造成为技术深度融合的灵巧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均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优质教育、治理不断完善的现代教育,市民终身受益的普惠教育。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把南通“智慧教育”体系打造成为技术深度融合的灵巧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均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优质教育、治理不断完善的现代教育,市民终身受益的普惠教育。

  11月24日,南通一中的多媒体教室里,挤满了冒雨前来听课的全市各地老师,这里正在开设一堂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课。

  课堂翻转让语文教学回归原味

  第一课时的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视频和学习课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自我诊断和小练习,并提交相关问题。第二课时,师生就相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吟诵竞赛,相互评价,作业展示等形式,互助答疑、对《雨霖铃》一词的表现手法与词中意境情感进行自主探讨。

  在整个课堂学习中,课堂生态充满张力,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的问题,互问互答,渐问渐深,从知人论世的作者遭际到宋代文人的价值追求,从词中哀景抒哀情、虚实相生的离别之悲到思念之苦,学生的诵读夹杂其中,时而伤,时而叹……抢不到回答机会的学生干脆拿起平板在论坛里发表意见。而教师则旁听和引导学生问答,始终把握着学生讨论的大方向主导权。一堂下来,学生听名家诵读,发出质疑并回答别人的问题,并完成了200字以上的书面写作。

  “这是一堂比较完整的翻转课,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平台,实现了教学流程的翻转,老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多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问题学出来了。这堂课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我市今后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一个探索方向,值得好好研究。”听课领导和老师普遍这样评价。

  “这堂课,课程资源中微课、助学课件的前置学习,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完全实现自主自需化,在课堂上,由学生来展示学习的成果,求助同伴或老师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并在群体的互助学习与激励中快速把掌握的知识讲述给别人听。语文课堂既要保证它的工具作用,又要能陶情冶性,充满人文精神。甚至有的学生的问题质量很高,远超出教材,达到了专题研究的质疑水平。知识的翻转学习后,每次上课都是一种收获!”执教本次公开课教学任务的杨万得老师感慨间道出他的教学心得。

  “语文课可以这么上,宋词可以这么学,真有意思。课堂上我们有更多机会问别人,也可更多时间解答同学的问题,学不明白的还可以去平台反复看微课或课件。”高一(4)班蒋雯丽同学这样说。“这种课堂氛围下你不得不使劲地想问题、答问题,一节课下来,这个专题的其它词我都能试着分析了。”她讲到。

  技术高度融合 实现教学模式的新突破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在市教育局的大力倡导下,信息技术进课堂,构建智慧课堂,打造智慧校园,信息技术使百年教育之乡教学改革掀开新的篇章。

  市教育局正在努力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