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18个省的130个贫困乡的学校正在试验“慕课”教学,而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已进行试验的班级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原来提高了20分,最好的两个班平均成绩提高了40分。

  导语: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介绍,目前,我国已有18个省的130个贫困乡的学校正在试验“慕课”教学,而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已进行试验的班级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原来提高了20分,最好的两个班平均成绩提高了40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凤桃 12月14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2015)年会”上,三十位教育界人士对中国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而一种远程教育工具——“慕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并在现场引发了争论。

  在现场大屏幕上,呼和浩特市某乡村中学的学生正在上课,给他们讲课的并不是当地老师,而是大屏幕上人大附中教学的在线视频。这就是“慕课”,一种在线远程教学模式,借用媒体工具,让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线共享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源。

  近年来,“慕课”已经开始在义务教育中实践。据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介绍,我国贫困地区学校已经在尝试“慕课”教学。他表示,目前,我国已有18个省的130个贫困乡的学校正在试验“慕课”教学,而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已进行试验的班级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原来提高了20分,最好的两个班平均成绩提高了40分。

  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汤敏是“慕课”的主推者。他展示了贫困地区学校通过“慕课”共享发达地区学校教育资源的案例,展示了“没有英语老师的英语课”的案例,以及集合很多教育内容的电子书包等工具。

  他认为,“慕课”作为教育技术的革新,将引发一场教育革命。而在同一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铁芳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教育文化的精髓在于面对面精神的传递,而依赖“慕课”来解决教育不公则是现实的无奈。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慕课”真的能解决教育不公,并引发一场教育革命吗?

  经济观察网:对于我国教育不公、教育领域创新不足等问题,您认为原因出在哪里?

  汤敏:拿中国来说,现在教育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是教育不公的问题;第二是创新不足的问题;第三是终身教育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传统路径解决不了,因为这并不是硬件的不公,而是教师资源分配的不公、教师水平的不同。

  这种不公在传统的教育下是无解的。传统的教育难以做到创新,更难提供终身教育,但是企业家、农民工、白领等又需要不断的学习,因而这中间还有巨大的市场。

  刘铁芳:我想先从一个很简单的小事情谈起。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每到下班的时候就出现塞车,后来,我发现原来那里的红绿灯设计有问题。它是按固定的程序来运行,根本就没有考虑在不同时间段车流量会不同。其实,交警只要稍微按照数据调查分析一下就能发现问题,再把这个红绿灯的时间调整一下就解决问题了。

  我想很多地方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什么呢?这些问题通过数据调研等技术解决是很容易解决的,然而难点在于,我们没有人愿意运用这种技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要解决当代人类或者是中国社会的问题,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始终是中心。这就凸显人在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要意识到人才是推动一些事务改变的根本。

  经济观察网:我国教育革新需要一场怎样的革命?“慕课”能带来这场革命吗?

  汤敏:教育需要一场革命。而慕课的理念就是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这是一场革命,是我们传统教育做不到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项新技术的出现能把一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多倍,也会带来这个行业的革命。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蒸汽机带来的。我们看一看,在教育这个行业,几千年来,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因而我国教育投资越来越贵,国家和老百姓要不断的加大投资。但是,在我们社会的其他领域,比如粮食、服装等方面,劳动生产率却大大的提高。

  然而,在“慕课”这种大规模公开的在线课程下,一个老师可以教几十万个学生,斯坦福大学的一堂课下有96万学生,劳动生产率得到成千上百倍的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能够引起一场革命。

  刘铁芳:我认同“慕课”是很重要的,但是除了“慕课”,我们还需要什么?慕课是否可以替代普通的教学?刚才(汤敏)提到“没有英语老师的英语课”,我想说这对那个(贫困)地方而言,是进步还是无可奈何?那只是因为没有英语老师不得以用这种形式,并不完全是他直接追求的目标。

  这涉及到什么问题呢?第一,教育在我看来是人与人面对面精神的传递,千百年来教育文化的精髓还是基于人与人的传递,因而单纯靠“慕课”不能解决问题。当然慕课是很重要的,但能否提得那么高还值得思考。

  对于“慕课”在不同学段的意义,我想,比如在哈佛、麻省理工等高等教育中,“慕课”可能更适合,在小学的意义则要大打折扣。比如小学英语,主要的目标是游戏、趣味。如果说小学低年级的教学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游戏,转变成“慕课”的教学,我认为,恐怕还是不够的,只是辅助的作用。我认为,越往上走,“慕课”的意义会更大,而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人”始终是解决问题的中心和根本。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