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教育信息化早已不是新鲜课题。学界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而对教育进行的全方位的变革,其终极目标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使教育能够培养出满足信息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并最终实现根本上的教育改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不在于设备的信息化,而在于人的信息化。

  近日,龙华新区首届教育信息技术节(下称“信息节”)开幕,包含装备展、案例讲座、高峰论坛、专题研讨培训、 ”的设计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教育信息化中“重装备、轻应用”的弊端饱受诟病,却一直未根本改观,除了与观念阻碍密切相关,王西凯认为,教师的发言权未受尊重也是重要原因,“教育行政部门可能在配备方面比较重视,但设备应用是与教学研究分开的,有需要的人没有话语权,往往是设备买回来了,后期的应用培训跟不上或者不敢创新应用”。

  如今,在龙华新区,由于大部制的新区管理架构设置,教育行政部门人力高度精简,因此,不少事权下放到办事处一级,其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办事处与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具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所以,这次装备展,王西凯期望给校长看,给行政人员看,更给实际操作者的教师们看,最终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提出真实而具体的反馈,区级部门则可以适当考虑其功能特点,纳入总体方案。

  不得不面对的升学压力

  作为龙华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民治中学与上芬小学分别在动漫创作与机器人教学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动漫创作教学中,学生需要创作故事、塑造人物再进行后期的动漫制作,学生的语言教育、德育、美育与信息技术教育被巧妙地融合为一体。而机器人教学与参与各种国际性大赛则培养了上芬小学生自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视野。但即便如此,动漫创作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小黄认为,信息化教学探索必须直面现实中升学的压力,进行信息化教学探索的老师们有时候是在进行一场“冒险”。

  “信息化教育具体的实施者是教师,他们没有固定教材,需要花很多心思准备,比如本学科与信息技术如何融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等,但他们还有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尤其是中考高考的压力”,上芬小学负责外宣的黄老师与中学教师多有接触,也坦言,小学的教学环境相对纯粹,能够专注于信息化教育,而中学则有一定难度。

  黄老师忧虑的是,目前,像上芬这样将机器人教学作为特色的中学在龙华新区还没有,日后失去了平台和教师的辅导提升,学生在这一领域多年培养的素养可能因此慢慢消磨在学业的压力中。

  上芬小学信息科组负责人陈燊则认为,信息化教学的本意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自习,成绩提高会更有空间,因此,和中高考并不冲突。

  王西凯也同样意识到了应试之于教育信息化探索的压力。他认为,处于深圳原关外地区的龙华各级中学正处于教育上升期,重视中考高考成绩无可厚非,而信息素养增强与学习成绩提升,二者能否并行,依然未可知,只能通过不断试验。

  “我们只能顺势而为,慢慢渗透、引导”,王西凯并不讳言,对自己肩负的信息化教育建设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节和日常的努力,逐步提升信息教育在龙华片区各学校的地位,改善信息科教师与信息课程在学校的边缘化地位。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