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活动引发网友热情参与——“做好老师”征稿为何这样火

  一场看似普通的活动,却让教育部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真切感受到“电脑被网友留言爆掉”的滋味。 

  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以此为契机,教育部在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出“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征稿活动。 

  一开始,按照以往的经验,工作人员以为这仍会是一次普通工作范畴内的网友互动。但持续不断的新邮件、新留言的提示音让他们意识到,这一次,不同以往。 

  正能量活动激发网友热情

  “前几天网友参与度还算正常,很快留言和来稿就呈爆炸性增长,最高峰时每天我们能收到上千封邮件投稿。”“微言教育”微信的一位小编说。 

  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收到2万余篇(条)邮箱投稿和微信留言,教育部门户网站收到1.1万余篇(条)邮箱投稿和留言。来稿作者遍布全国各个省份,既有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也有在校大学生、教育传媒工作者等,一些小学生也积极投稿。很多地方和学校还统一组织教职工投稿。 

  教育部门户网站对投稿进行了统计分析,57%的投稿网友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从素养出发谈如何“教好书育好人”。43%的网友谈自己对好老师的期待、回忆自己与老师的故事,并对如何做好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次活动的留言和稿件质量达到了教育部门户网站建站以来有数据记载的最佳水平,内容可用率95%。 

  一次看似普通的征稿活动,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热度?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杨灿坤参加了此次征稿活动。他说,激发他投稿的动力,一是总书记的讲话情真意切,二是活动举办的方式便于参与,使教师有渠道说出想说的话。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黄彪文认为,近几年来,教育界的改革大动作不断,在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寄予厚望的时候,总书记的讲话使校园内外参与、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尤为振奋,这激发了人们对“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讨论的热情。 

  来稿见证好老师被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在一条条留言、一篇篇来稿中,围绕总书记的讲话,网友们热烈讨论。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应该有怎样的理想信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10团学校的特岗教师,在来稿中谈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当我们和我们的亲人们挥泪告别,来到学校看到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时,我才明白,特岗是一面旗帜,一面让很多年轻人为实现教师梦而勇往直前的旗帜。特岗是一粒种子,一粒播撒在厚重、贫瘠的黄土地上的种子。即使环境非常艰险,这粒种子也要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托起未来中国的乡村教育。” 

  也有网友对老师的理想信念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一位来自教师世家的“童鞋”坦言:“父亲还是坚持了自己学生时代最初的理想,在填报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师范院校。坦白地讲,我挺佩服父亲的,因为摒弃世俗的眼光和名利的纷扰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坚持学生时代的理想是一件特别难能可贵的事。”网友“xn”留言说:“看了教育世家‘童鞋’的那篇文章,很有感触,写得非常好,赞一个。”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山东临沂市沂水县高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张峰给“微言教育”留言:“传道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除了用语言传道,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作出榜样。‘正人者,必先正己’,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 

  在网友“王利珍”看来,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需要在读书上下功夫。只有常读书、读好书,才能认识和相信道德之理。教师要多看书,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迟到、不早退,爱岗敬业,更爱学生,与学生做朋友。追求道德路上的知行统一,示范人的高尚和纯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引领学生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八角亭中学的杨文风认为,儒雅的气质是装不出来的,它是日积月累的知识的厚度。教师应有点文气,培养自己文人的气质,陶冶自己的性情,熏陶学生。教师应为自己订一个阅读计划,每天挤一点时间,博览群书,勤做笔记,善写反思。 

  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舍资小学的王伟则有不同的看法,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最好还在不断地增加,是一桶活水。 

  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时光总是不留情面地匆匆而过,转眼间你已经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在你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时,你对幼儿园的记忆有多少呢?你还会想起你幼儿园的老师吗?你记得她姓什么吗?或许你早已忘记了,但是我相信老师在你幼年时给予你的温暖、信任、鼓励,你永远都会记得吧?这对于老师来说已经足够了。在老师的心中,你永远都是宝贝,你离开了老师的视线却永不会离开老师的心。”黑龙江省甘南县幼教中心纪盛林的一篇《为你祝福》,道出了幼教老师对孩子无尽的爱。“我拜读了……”有网友读完后留言,“感动得想哭。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来稿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记叙文、议论文,还有诗歌等。在文字之外,一些网友还用漫画、剪纸、微视频等形式,表达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河南省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的刘西峰以《虽然您不曾说》为题,用一首诗概括了好老师的特质,向老师致敬: 

  虽然您不曾说,闪光的窗口告诉我: 

  您迎来了多少黎明,甘与星星同闪烁。 

  虽然您不曾说,晨曦的露珠告诉我: 

  您有过多少祝福,有过多少快乐。 

  虽然您不曾说,校园里的小树告诉我: 

  您洒下多少汗水,留下多少嘱托。 

  老师啊,老师!什么都不用说。 

  …… 

  让主旋律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本次征稿活动中,教育部新闻办大胆创新,综合运用了微博、微信、客户端和门户网站等媒体资源,实现了传播形式的全覆盖,以接地气的形式让网友参与其中,讲述优秀教师群体的故事,遵循互联网规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此次征文活动,实现了“全媒体覆盖”,先通过“微言教育”拉开序幕,做好铺垫,正式启动后,教育部门户网站及“微言教育”微博、微信、客户端全面发力。 

  9月9日至12日,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微言教育”连续刊发94岁老教授潘懋元、“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知名教师的文章,展示这些优秀教师眼中的“好老师”形象与品质,吸引“粉丝”关注。 

  9月12日,“微言教育”正式发出征稿启事,15日即择优发出3篇网友留言。随后,教育部门户网站及“微言教育”微博、微信、客户端开设“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专栏,连续在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刊发投稿文章。 

  各种媒体形式的传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激发了网友的热情。整个活动期间,“微言教育”收到2万余篇(条)邮箱投稿和微信留言。 

  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努力以接地气的形式吸引网友关注,调动网友积极性,讲述优秀教师群体的故事。 

  教育部门户网站开辟专门的留言展示区,分为“教师篇”、“学生篇”、“网友篇”与“教师赞”,通过这一平台展示精彩留言。“微言教育”微信的几位小编精选优秀稿件时,为老师的事迹和情怀所感动,他们通过接地气的“编者按”表达自己的情绪,以自己的感动吸引网友的关注、阅读和参与。网友“丹丹”就是通过“微言教育”了解到众多老师的感人故事与高尚情怀,感动之余,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投稿,写出自己对老师、对孩子的期望。 

  之所以能让网友积极参与,与此次活动尊重了互联网传播规律密不可分,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短短一个多月的征文活动结束了,工作人员到现在每天仍能收到几十条网友留言和来稿。这给了微信小编很大的鼓励,他们有信心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来做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工作。 

  这些也使有关部门萌生了将活动深入做下去的想法。下一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活动将继续在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发布网友们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还有机会发表在传统媒体上,在线上线下同时获“赞”。 

  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说,这次活动的成功,是以互联网思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一次有益尝试。下一步,要对互动类专题栏目的选题、形式、内容,以及互动方式、程度等问题深入探索研究,继续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新闻宣传工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