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学法自去年十二月正式提出之后,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在苏州地区的实践中,不仅在小学语文,而且在初中语文、初中物理、初中地理、高中化学、小学数学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顺便提高学习成绩(小学数学为成绩稳定,没明显提高,也没下降)。

  微课程教学法自去年十二月正式提出之后,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在苏州地区的实践中,不仅在小学语文,而且在初中语文、初中物理、初中地理、高中化学、小学数学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顺便提高学习成绩(小学数学为成绩稳定,没明显提高,也没下降)。

  但是,也有外省教师在 中的内容吗?第二,任务单部分学生空着,部分学生答不对,如果不反馈的话,这就是盲点了啊。”

  “2.关于课堂设计,我现在的设计基本是,检测+笔记梳理+作业。笔记是课前要求梳理的,课上只需要对答案就行了。但是这样上课就等于一节课都在做题,不管是检测题还是作业题,学生很累。”

  根据上述留言,我作了如下回答:

  “您做得很仔细,是用心在做,这很好!碰到问题,不要急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找出症结,然后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根据您提供的数据,一个一个分析:

  首先是第四层次,经过您的努力,第四层次减少到五人左右,说明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这五个人为什么不看?原因要查清,再想对策。有可能的话,再做点工作,比如家访,摸清情况,做好工作。当然,并不排除这几位不想学,但那也不是坏事,因为本来他们也不一定认真,而且靠抄作业混过去,结果不会好。现在藏不住了,早早露出马脚,是好事,可能的话,做些工作还有救。

  其次,第三层次,也是先调研,搞清楚为什么没按要求完成任务,再找对策。有可能任务单本身有问题。建议您先查一查达成任务。如何检查?您就对那几个达成目标自己问一个“什么是……,什么不是……”,如果您回答得了,再检查学习任务;如果您回答不了,说明这个达成任务有问题,因为您回答不了的学生当然搞不清。

  其三,第二层次,这个层次人数最多,需要认真查找原因。方法是:查过达成目标之后,看每一个目标下有没有配套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目标达成不了。如果有学习任务的,那就查学习任务可不可以操作,如果是问题式的,就是可操作的,不是问题式的就很难可操作,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

  如果任务是可操作的,学生又不会做,那么,您给的是不是习题或试题,如果是,说明他们没搞清概念、原理、方法,需要重新设计问题式的任务,使之搞清概念、原理、方法之后,配以设当的练练手的题目,难度与任务相当,切忌题海战。

  如果不是给的习题,那就需要检查微课是不是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如果不能支持学生完成任务,那就需要在微课与任务的匹配上下功夫,已经形成的问题要靠面对面补课解决(因为您很可能没有功夫再做一个家教式的微课)。如果能够支持学生完成任务的话,建议您把完成不了任务的学生找过来,让他在您边上看视频,看完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说明基础很差,不是一两节课不得了的,需要专门开发补课微课,让他慢慢补。此外,说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完全无济于事,还隐藏了事实真相,现在问题早早暴露,可以早作对策。

  其四,以上努力之后,如果还有问题,需要认真审视您布置的任务量。一般来说,任务单只要一个A4纸就能解决,也有老师设计得多一点,接近两个A4。这个时候,需要认真甄别哪些任务应该是任务单的,哪些任务应该是课堂作业的,哪些任务应该是课堂协作探究的,作了这样的分析之后,您一定会发现问题。注意:如果您把自主学习的任务,课堂练习的任务,协作探究的任务,测验的任务、考试的任务、部分中考的任务,统统压到一个课时的任务单里,那您一定会压垮学生,您上课就不得不去讲学生没搞懂的题,那课堂就不可能翻转了,您的实验就不可能成功。强烈建议您一个课时一个任务单+一个微视频,千万不要一个视频三个课时。

  总之,调整自己易于调整别人。不断改进,一定不断进步。祝您成功!有问题继续联系,注意积累好数据,无论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积累,一边分析诊断,从而调整策略,推进实验。

  关于第一层次,您按照上述的分析调整策略之后就不会有问题了。”

  接下来的对话是这样的:

  实践者:谢谢您,我明白了,光着急没有用,应该去调研一下。我的自学任务单是问题形式的,因为没有办法印成纸质的,无法反馈,所以想了个办法就是让学生把任务单答案写在在书的空白处。然后通过检查课本来反馈任务完成情况(我注: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好操作的事情,学生也会嫌麻烦)。

  课程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一般五六道题,是把任务单里的问题变成灵活的选择题形式,目的是检测课前知识掌握情况,也是为了给学生自信心(我注:难度提高得早了一些,可以掌握情况,达不到给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可是现实情况是,只有一半学生能全对,然后就解决每个问题,让小组解决下,学生起来说说,老师总结总结,其实这还是重复微课中的知识点,半节课就过去了(我注:与其重复微课中的知识点,不如让学生看视频。所以,一定要按照四步法一步一步来)。这样下来,我的课时进度越来越慢。

  我:要争取领导的支持,允许您实验,让学生在家学习,课堂里来作业,协作探究与展示,不可能没效果。此外,任务单能否做成电子的?不就能够及时反馈了?

  实践者:任务单确实是电子的,但是不能在线反馈。

  四、五天之后,这位教师又给我留言,精神状态好像变了。他说:

  “金馆长好,我准备跟临清一位生物老师合作,共同开发微课,使用一套材料,我做家校大翻转,她做课堂小翻转,期中考试后开始,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通过网络做校际课堂互动。以期中成绩为基准,一个是和本校其他老师比较成绩,还有就是我们两个互相比较成绩的提高率。您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有什么建议呢?

  我的学生是在家里按照任务单自学,她的学生是在课堂上,前半节课按照任务单自学,后半节课测试和作业。

  我们两所学校情况差不多,虽然一个是城市中心,一个偏郊区农村,但都属于优质初中,中考成绩都是全是第一。”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他开始从事实验了。于是我回他:“可以实验。注意不要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是求而不成的,有教训的。任务单每一步有其内在规律,不要超出要求,超出要求学生没学好,你在课堂上就没法翻了。任务单的任务是搞清概念、原理,掌握方法,完了设计几个难度相当的题目练练手就够了。检测的难度也不易超过任务单,而是应当相当于任务单与视频,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然后是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一步一步增加难度,所以,你们需要把握好哪些内容在任务单,哪些内容在作业,哪些内容在协作探究,这样,就容易成功。”

  他说:“谢谢您!我会慢慢来的,关于任务单如何与课堂流程配合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孩子们现在的自学任务完成的不错了,一个班只有一两个了。下一步关注的是学生如何看懂视频。”

  仅仅几天,他的实践情况就起变化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知道,这样下去,他会克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的。于是回他:“很好,祝您成功!”

  由于思考着,这个QQ聊天可能对实践中的一线教师有价值,所以上传在此。愿不满足于现状的教育工作者,认准方向,大胆实践,积极思考,不断提升,投入到蚕食应试教育领地的教改洪流之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