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课程:让教育普及更多人群——专访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和Coursera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吴恩达

  MOOC课程:让教育普及更多人群

  ——专访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和Coursera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吴恩达

  此前,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堪称要"颠覆"传统教育,而随着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现在的MOOC又是何样?记者日前专访了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和Coursera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吴恩达。

  MOOC:让教育普惠更多人群

  记者:MOOC刚出现时比较火爆,有中国大学校长说MOOC会要"炸开传统大学的围墙"。但现在的MOOC似乎趋于平淡,真的是这样吗?

  吴恩达:MOOC现在仍在快速发展,但无法达到"颠覆"传统教育的程度。因为MOOC服务的群体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在校学生,而是继续教育人群。有数据表明,大约有3/4的MOOC注册学员已经拥有学历,他们的平均年龄大概在35岁。今天MOOC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教育普惠更多的人群,让更多人回到高等教育体系中。这相当于扩展了整个大学教育的覆盖面。

  在Coursera看来,未来的MOOC会不会出现新的形式?

  吴恩达:MOOC仍处在初期阶段。与两年半刚兴起时相比,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它带来教育成本的降低,进而允许数百万的学生能够接受MOOC教育。而关于教学方法,我们还在探索。学生能否在网上互相测验?视频是否就是最佳的教学方式?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通过给数以百计的学生提供教育学习体验的机会,我们获得了去尝试、学习并找到互动中最好方法的空间。今后,MOOC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中国大学仍需改进课程和方法

  提问:作为一个教育专家和世界知名大学前校长,您如何看待中国的高等教育?您如何评价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教育模式?

  理查德·莱文: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政府在高等教育的科研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很多大学在科研方面成为国际上的佼佼者,并在某些学科首屈一指。事实上,中国的大学需要改进的领域在于课程和教学方法。课程方面,中国的大学生四年学习一个专业。而在美国,很多大学生入学后,先接受两年的通才教育,再接受更专业的教育。通过与中国高校的对话和沟通,有些中国的顶尖大学也开始接受美国的通才教育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第二年才开始关注专业领域。第二点在于教学方法的问题,即学生扮演了课堂上被动听课的角色,老师则是满堂灌。比较而言,美国的教学模式会更注重互动,老师会与学生就教授和阅读内容展开讨论。中国大学为此所启发,认为这种模式更能激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而,一直习惯了单向型灌输的教师们,想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式比较困难,所以许多大学开始雇佣更年轻的教员,来推行更有互动性的课程。但使这一切变成现实仍然需要时间,所以说,MOOC给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比如上它可以提供网上论坛帮助学生进行讨论。

  提问:您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中国教育的发展出路是怎样?

  理查德·莱文:总体来说,中国政府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大量投入,并且十分重视大学的科研。但是,建设国际顶尖大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可能需要几十年的心血。我经常告诉中国高校的同仁,斯坦福大学创立于1890年,几乎过了75年,也就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才成为世界级领先的科研型学府、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因此,要将如清华、北大等高校建设成为国际顶尖级的学府,目标崇高,但仍需花费几十年的时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