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开发、教育网络空间的管理、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落地等一系列突破以往技术维度的高难度动作已初获成效,民办高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前景已不再是“雾里看花”,但随之显现的“险滩”也使有意“试水”者惊险了一把。
开发为切入点,2013年在浙江全省推出300个微课资源,并开通”浙江微课网“,拟定2014年底,全省开通1000个微课资源,数量是去年量度的3倍之多。麦道思数据研究中心政策研究部专家表示,基础教育的相应资源开发力度远领先于民办高等教育。一是体制格局的差异,二是公办院校以及其他外在课程资源的日益丰富弱化了民办高校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自食其力的动力。他认为,民办教育信息化曾步履维艰有着诸多复杂原因,只有自身寻求多角度突破才有望获得长久的社会经济成效。
多方攻破壁垒
部分民办院校,尤其是非学历教育院校已先行一步,在强化硬件设施的同时,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提升社会公信力。
关于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麦道思政策研究部认为,应以”通“为发展目标。一是网络通,学校应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规划,通过联网、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流、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相结合的落地措施来实现;二是资源通,教育机构建立教育云门户,落实规划中提出的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项目,改善民办高校长期以来的边缘化现状;三是优势通,政府和企业达成合作,建立云数据中心,将数据资源进行汇总,实现政府、企业、学校优势互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