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各高校的招生大战也拉开了帷幕。浏览各高校的微博、微信,可以看到无数俏皮轻快的宣传语,不少高校还直接通过图片、视频、新闻链接等对学校进行多方位介绍,直接拉近了学生和高校的心理距离。
■从2010年微博盛行,到2013年微信风靡移动客户端,国内高校招办不断紧跟脚步,在新浪、腾讯开设微博,在微信注册公众号,把招生资讯最快地送达学生,不少高校的招办主任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在线访谈,为学生进行现场答疑。
■与热线电话和招生咨询会相比,新媒体方便、交流迅速、信息量大,又能自动更新,是第一时间发布招生信息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和学生们无缝对接、拉近距离是基本的态度,给学生、家长提供准确、快速、便捷的信息则是高校招办使用新媒体最核心的要求。
■无论如何,新媒体只是个平台,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捷径,招生咨询最应该依靠的还是诚意,是对考生乃至其整个家庭的责任感。
■本报记者 易鑫
“矿大出精品,蜚声国内外。要说福利好,领导很青睐。高额奖学金,要报趁现在。学弟学妹们,我们等你来。”“从柳园到松园,从麻辣味到东北味,从小吃到正餐,那些属于青春的美好包裹着酸甜苦辣的味道,早已从舌尖融入到了心底。《舌尖上的郑大2》,专属于郑大人的舌尖记忆。”……
2014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各高校的招生大战也拉开了帷幕。浏览各高校的微博、微信,可以看到无数俏皮轻快的宣传语,不少高校还直接通过图片、视频、新闻链接等对学校进行多方位介绍,直接拉近了学生和高校的心理距离。
从2010年微博盛行,到2013年微信风靡移动客户端,国内高校招办不断紧跟脚步,在新浪、腾讯开设微博,在微信注册公众号,把招生资讯最快地送达学生,不少高校的招办主任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在线访谈,为学生进行现场答疑。为了赢得学生的青睐,高校招生部门纷纷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了新媒体的使用上。
那么,微博、微信、微访谈等形式的盛行,给高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哪些便利?高校招办的微博、微信团队是如何做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的?传统的招生宣传咨询形式是否仍发挥作用?招生工作中新媒体的使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高招“微时代”的到来
2010年初,微博开始呈现爆炸性增长,它不仅可以随时将信息不受限制地发给数量庞大的粉丝,而且能够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互动交流,这种功能特性使之迅速实现了向各行业和领域的融合渗透。这个时候,高校招生部门也开始把目标悄悄瞄准了这一新生事物。
这一年,80后小伙子游畅毕业来到了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年轻、喜欢鼓捣新鲜事物,经营复旦大学招办微博的工作顺理成章地落在了他身上。2010年暑假,游畅开始尝试注册微博,一开始,他只是在微博上公布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流程,为招生做宣传工作,后来慢慢地开始和粉丝留言、互动,“那时候,一天平均要回答几百个问题。”游畅说,“在自主招生政策的发布方面也要花很多时间,每个省都有不同的操作规范、办法,报考到了哪一步,都要及时公布。”
2013年,社交媒体微信开始在移动客户端被广泛使用,除了随时发布信息等功能外,其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受到高校招生部门的热捧。“我们设置了很多关键词,如‘录取线’、‘自主招生’、‘保送生’等,回复关键词后,系统将自动把相关信息回复给家长、学生,这就避免了重复回答问题。”游畅说。游畅开通官方微信“复旦招生”不到一年时间,订阅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
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高校招办在不断实现功能上的突破。
作为国内最早利用新媒体开展招生咨询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招办跟随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利用各类平台。“除了有7万关注量的官方微博‘清小华’和5000订阅量的官方微信平台‘清小华’外,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清华招办在举办校园开放日时,都联合新浪网推出‘清华之夜’招生咨询微博互动平台,官方微信‘清小华’全程直播开放日的各项活动,满足无法到场的考生及家长的需求。”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说。
在清华招办的带动下,清华校内各院系、招生组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账号。“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想要了解清华的考生和家长,都能通过这些渠道获取想得到的所有信息。这已经不是一个只能依靠当面交谈、煲电话粥或者邮件回复的时代了,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对高校开展招生宣传有着改头换面的影响力。”于涵说。
教育部新闻办近日也精心策划了“与招办主任面对面”系列微访谈,首次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招办主任,做客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微访谈,介绍各校特色,回答网友问题,回应招生热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从5月9日到6月13日,“与招办主任面对面”系列微访谈已举行11场,“微言教育”共发布258条微博,访谈嘉宾共解答了网友提出的有关招生问题227个,微博阅读量达924万,11场微访谈的专题页面覆盖网友1500余万。
“微访谈不仅能够让学校的招生政策更快捷地传播出去,还能有针对性地回答网友问题,对吸引更多考生报考学校会有良好效果。”北师大招办主任虞立红表示。
显而易见,各种新媒体的出现,让高校找到了新的招生咨询与宣传渠道。
据新浪微博校园负责人孔令旭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200所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基本上所有官博都会发布招生宣传、本校招生政策等相关内容。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还开通了专门冠名“招生办”或者“招生处”的微博,为家长和高考学子提供在线的咨询服务。
腾讯负责高校开通微信的马智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招办只有四五十个,而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了很多,而且相关负责人对微信的流程操作也比较熟悉和专业,除了展示风景、校徽、校园文化、招生动态等内容,很多高校招办都设置了招生计划、报考类别等信息的查询功能,以及关键词回复功能。“可以预见,将来高校和新媒体的合作将更加多元和深入。”马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