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他们认识到它的价值,但当谈到如何更好地将之用于学业时,仍需指导。本科生对多媒体、移动设备和多任务处理的喜好是众所周知的。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思考技术如何融入其学习生活时的谨慎方式,这也是多年来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一个特点。

  学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他们认识到它的价值,但当谈到如何更好地将之用于学业时,仍需指导。本科生对多媒体、移动设备和多任务处理的喜好是众所周知的。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思考技术如何融入其学习生活时的谨慎方式,这也是多年来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一个特点。教育技术无需为了体现重要性而华而不实(例如,课程管理系统[CMS]、异步讨论和在线课程内容),即便是最投入的技术爱好者也想知道,最新的创新将如何为其功课提供帮助,通常是在其大学经验方面。

  学生看重的是技术如何帮助其实现学业目标,并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活动做好准备。

  学生一般都有信心随时准备将技术用在其功课上,但对那些对技术性更强的培训有兴趣的学生而言,更青睐“在课堂上”对单独的培训选项能有所指导。

  基本的技术资源,如学习的网站和CMS,是最普遍和最有价值的资源。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免费可得的课程内容,如开放的教育资源、电子书、模拟和教育游戏、电子档案仍处于试验阶段。

  混合式学习环境趋于精细化

  学生更喜欢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同时开始尝试MOOC。在谈到MOOC 模式时,当大学生接触到它时,他们似乎看到了效益。其对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倾向与喜好,契合新近关于技术如何融入高等教育之不同方法的大型分析研究工作的结果。(例如,2010 年由Barbara Means 等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注:即美国Barbara Means、Yukie Toyama、Robert Murphy、Marianne Bakia、Karla Jones 五人合作为美国教育部撰写的一份报告。在这份题为《对基于证据的在线学习实践的评价: 在线学习研究的元分析与评论》的报告中,作者对1996 年到2008 年7 月所完成的一些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教育模式;②在线学习比面对面的教学更有效;③单纯的面对面教学是三种模式中最低效的一个。)学生的长期愿望是继续保留一定程度的、与其教授的面对面接触,因此,带有交互功能的在线教学方式正变得越来越精细。即使对那些片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是至关重要的。

  虽非完全主流,但混合式学习仍将以首选模式存在。

  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选修只有在线形式的课程;不过,很少有本科生选修MOOC 课程。

  很少有学生说,他们会在自己的应聘面试材料中使用一个数字证书(在MOOC上,这种资格认证的证书是很常见的)。

  课堂应用移动设备的挑战

  学生正准备在学业中更多地使用其移动设备,他们希望学术机构和导师能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并鼓励他们这么做。每年,学生和教职员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变得越来越娴熟;每年,也越来越期望使用更多的技术作为教学和学习工具。学生期待自己的导师及其学术机构能够指导自己如何最好地利用其所拥有的技术,以增强其学院或大学的经验,不仅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也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寻求如何最好地将技术融入学术环境需要涉及学生、导师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伙伴。移动设备在此方面提出了一个难题,原因是,在课堂上,它们无法区分学生是用于课堂相关的活动,还是课程之外的活动。

  学生非常期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课程材料,以及在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都能发挥其个人数字设备的作用。

  本科生至少拥有2~3 台具有互联网功能的设备,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2012~2013 年间,在所有设备中,这两者的出货量上升得最快)。

  对学业而言,笔记本电脑仍被认为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设备,但更多的学生开始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于学业目的。

  课堂之内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尚未普及;学生们说,他们经常被阻止或劝阻在课堂上使用这些设备。

  移动设备接入机构提供的业务、应用程序和网站的数量上升了,尽管相比2012年性能水平有所下降。

  隐私界线的挑战

  学生很重视自己的隐私保护,利用技术与之相连有一定限制。本科生在隐私保护方面的期望性质和程度存在争议。毋庸置疑的是,学生们极其敏感其个人生活与学习生活之间的界线。即使承诺有保护措施,学生们仍抗拒融入技术教育,这主要出于个人方面的考虑,相关数据清楚地表明,某些技术不能因为被学生广泛使用就意味着它应在学业上发挥作用。

  技术使互联时代变得可能,然而,利用技术帮助学生们可以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或校园生活),或与校园中的其他人相连,这可能仍具有挑战性。

  学生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分隔开来,在使用技术过程中,他们努力地维持着这些界线。

  学生们仅对早期提醒初学者分析学和课程指南有一定的兴趣。

  学生们更喜欢通过面对面的互动、电子邮件和CMS 方式来与其导师做更多的交流。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