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创新实施分层教学后,去年苏州市景范中学又开始探索“慕课行动”,试图突围困境。

  一方面,一个班40名学生,大班额是国情、是现实。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不尽相同,家长同学都迫切呼唤老师的教学能“1对1”、个性化。这对中国式教育的典型矛盾困扰着诸多学校、众多老师。看似无解的难题,如何突破?继创新实施分层教学后,去年苏州市景范中学又开始探索“慕课行动”,试图突围困境。

  新鲜:在家学新课 到校做作业

  上周,一次以“打造生本课堂”为主题的公开教学展示在景范中学举行,学校推出了6节以“慕课”为基础的“ 则是课堂外(在家)自主看视频学新课,到课堂内协作探究、完成作业。”校长顾苏云说。

  老师:大班和个性化化敌为友

  “在传统课堂里,老师要兼顾全体学生,不可能为了某个学生随意加快或者放慢教学进度,但有了慕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程度自主安排学习进度,一遍不懂可看第二遍,第三遍……;问题和作业,则到课堂里解决,老师实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甚至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景范中学慕课小组核心老师蒋凯介绍说。

  在政治老师费红娟的公开课上,师生人手一台PAD(平板),费老师轻点PAD,学生课堂作业的情况一目了然。“百分百准确率的题我们就直接跳过;出错的,比例多高,问题在哪,也一目了然。根据具体情况,有的个别指导,有的小组讨论。”她说。“当场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真实呈现,‘一枪打一个’,针对性强。”市教科院特邀请专家、特级教  师彭兆光评课时特别提到了这个好处。

  学生:慕课学知识有趣、亲切

  “蛮有意思的,拿PAD在家可以上课;视频不长,也有趣,不会烦。像物理课气体压强的那课,上来先猜实验现象是真是假,让人好奇,然后再引入学科的知识,不太明白的可以暂停想一想。老师在视频里不出现的,完全不像平时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给我们讲课,而是和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比较亲切的那种。”开始接触慕课学习的初二学生小陈如是说。

  “慕课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可以落实的;大班额背景下‘一对一’ 的个性化学习也是可以实现的。”蒋凯说。“当然,前提是要有大量可供学生自学的视频,因此,高质量在线课程的开发是我们慕课联盟的主要任务。”据他介绍,学校已开发了五六十个课程视频,“我们发现数学、物理、历史尤其适合开发慕课。”

  思考:对师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分析,“慕课”代表了一种未来教育的趋势,在推行中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极强的学科把握能力,同时也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技术,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二是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受益会非常大,反之则有可能“失控”,这对老师又是一大考验。

  “正因为是在探索阶段,目前学校也只是在部分学科的部分知识点尝试慕课,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我们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较强的C班试行慕课。”顾苏云说,“不管怎样,这是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革命,它带来了一种自主、高效、人性化的学习方式。从个别教学到班级授课,从班级授课到课程资源的全球共享,全民共享,它也真正助推了教育的均衡和公平。与其回避,不如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