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开办一门MOOC要考虑哪些因素?从设想到完成教学的流程中,有哪些主要步骤要执行?有哪些问卷、测验和表单要设计?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4dcac867d39b7b0jpg />

<p>  2014年三月中旬,我和团队成员完成了亲自开发、设计与教学MOOC的梦想,也获得了学生们高度的满意。当看到学生们经由体验而总结出有西方风味MOOC的特色与精神时,我心中感觉到无比安慰与兴奋,也期待未来中国有更多的类似课程出现!</p><p>  <strong>做中学:做自己的MOOC</strong></p><p>  我从2011年秋天,就开始学习国外的MOOC,当学生当久了,很想自己来教一门有西方风味的MOOC,终于在2014年三月中旬,我和团队成员完成了亲自开发、设计与教学MOOC的梦想,也获得了学生们高度的满意。<br /><br />  <strong>为什么想教MOOC?</strong></p><p>  因为我是“做中学”的信徒,与其看别人的文献,还不如自己实践走一遍,奥秘都在细节里。究竟开办一门MOOC要考虑哪些因素?从设想到完成教学的流程中,有哪些主要步骤要执行?有哪些问卷、测验和表单要设计?课后要做哪些统计和修正?这些都是要实际体验一遍,才会印象深刻。那又为何要做一门有西方风味的MOOC?</p><p>  因为去年(2013年)秋天,无论是台大、北大或清华这些大学,所开出的MOOC,都很像教室教学的翻版,好像是把缠足的小脚放大,依然摆脱不了许多局限,只是把视频的长度剪短了些,作业与考试的形式仍与传统的没有什么大区别,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像学习西方MOOC时的那种有趣、快乐和惊喜。</p><p>  两岸的大学教授讲MOOC,比较严肃拘谨,教学内容也比较学术化,不像西方老师的优游自在、亲和力强,我一直服膺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的一个主张:“说别人听得懂的佛法”。大师说法的特色,就是深入浅出,与生活息息相关,让信众听得懂,立刻有体悟。我也希望在这次MOOC实验中,模仿大师的方式。</p><p>  <strong>开发MOOC的过程与心得</strong></p><p>  MOOC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成员各有特长,常常需要用脑力激荡来解决问题。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平台,Coursera和edX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跟他们合作的大学的教授,才能在上面开课,我也考虑用Udemy平台,但是它的互动功能不足,所以我们就选择团队成员最熟悉的Moodle平台,依照MOOC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功能或加以改写。我们也可从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出更精确的页面设计和讨论区的呈现方式。基本上,这个平台是可以承担MOOC教学的,我最欣喜的是,我可以从iPad上直接观看视频和学生作业,还可以直接给学生写回复。换句话说,我可以轻松、舒服地坐在沙发上 ,一边看电视 ,一边浏览学生作业,这对于长久以来一直困在计算机桌前,给学生写回复的我,真是一大解脱。</p><p>  这个课程的名称为《有效提升在线学习力》,为期五周。我们从去年11月上旬确定教学目标和对象之后,开始讨论教学内容与相关的活动设计,并决定了教学的时间长度为五周,我们的理念是,要让这五周的活动一脉贯穿,最后让学习者完成一个小项目,也就是学习计划。12月中旬,我们开始拍视频,这对于主讲的我与庄秀丽老师来说,真是个大挑战。加上我从台北飞到北京时,感冒还没完全好,喉咙发声困难。虽然我把要讲的文字稿都详细写出来,还背了下来,但一站在灯光前,就全忘记了,讲了好多次,都没成功。后来我想这也跟摄影师有关,摄影师的专业形象,让我感觉自己像个面对老师的小学生,我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但老师一脸严肃,像个陌生人,让我望而生畏,也影响到自己讲课。于是我主动跟摄影师聊天,请他协助安排笔电的位置,让我可以看到提词,也主动请教录像的诀窍,当我觉得跟摄影师的关系变亲切后,录像时的心情就轻松多了,也顺利多了。这也让我发现“老师拍摄视频的指导原则,简短练习流程与成果检视”的重要性。</p><p>  视频录完了,还有剪辑和分段的工作,由于摄影师对内容并不熟悉,所以剪辑视频后,一定要经过老师或教学设计师的检查后,才可放行。</p><p>  我们规划时,就确定以“每周视频总长度不超过30分钟”,“学生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约1~2小时”为原则。当初设定的教学对象,是对网络学习的资源和方法不太了解的屌丝,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来上课的人,75%都已对网络学习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是,经由学习者多元且深入的分享,让大家还是感觉很有收获,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4%。课程在2月10日正式开课,3月15日结课。学生人数为877人。我们还采用了三个社会化媒体作为互动管道,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时时分享学习动态。</p><p>  课程五周的学习内容与主要活动安排如下:</p><p>  第一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学习机遇和挑战,并要求学生找出2014年最想做的事。</p><p>  第二周:介绍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以及公开课与MOOC的发展,并请学生根据自己2014年最想做的事,来建立或参加相关学习小组。</p><p>  第三周:介绍网络上各种学习工具,及各类优秀的社会化媒体账号资源。</p><p>  第四周:引导学生聚焦于网络学习社区的参与与互动的成果。</p><p>  第五周:引导学生关注一个新问题:"互联网不能帮助我们的,是什么?"并引导大家找出自己在世界上最佳的立足点,还通过作业,请大家完成2014年的详细学习计划。</p><p>  最后一周:请学生们发表学习心得,大部分的学生都感受到“分享”的价值与成效,也体会到坚持把一件事情完成的重要性。这也是我期望学生达到的思维的转变。思维改变了,行为才有动力,也才容易固化为好习惯。</p><p>  <strong>学生总结的这门MOOC课程特点</strong></p><p>  有一位名叫王珏的学生,为这门课做出了最好的总结,他指出经过这门MOOC的学习,他发现一些有利于在线学习的特征如下:</p><p>  ●每周观看视频的时间不长,容易坚持下来。</p><p>  ●老师讲课感觉比较亲切,用普通学习者都能懂的词语,用最为亲和的态度,我们不觉得有什么隔阂。</p><p>  ●每周的课程内容都有截止时间,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紧迫感,总感觉有件事情还没做,这种感觉能够帮助学习者坚持下来。</p><p>  ●作业的指向性、实用性很强,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难度,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也能坚持把作业做完。</p><p>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有意外之喜,发现一些有用的信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体验更加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粘性。</p><p>  他还点出我们设计这门课的宗旨,即是希望学生掌握住“我创作,即我学”的精神。他说:“在课程作业的要求下,我也不得不强制自己梳理一下思路,提供一些信息,写一些心得,这其实正是高效学习的最高境界:输出式学习、创作式学习。我想,在这样一套机制中,每个人的'输出'既是自我高效学习的一种手段,也可能会无形中对别人提供帮助。”</p><p>  另外,学生赵玉霞也简明扼要地说:“这门课督促我们按时听课交作业,真心不错!”</p><p>  总而言之,学生还是需要老师督促的!</p><p>  当看到学生们经过体验,而总结出有西方味MOOC的特色与精神时,我心中感觉到无比安慰与兴奋,也期待未来中国有更多的类似课程出现!</p>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