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住在校园里的同学相比,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曾双立每天要多走不少路程,从宿舍到南校区的教室,一趟就要花上20多分钟。不过,他这个学期选了一门名为《翻译有道》的课程,老师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坐在寝室里,小双就能够完成大部分的课程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躺着也能把学分修到手。

  和住在校园里的同学相比,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曾双立每天要多走不少路程,从宿舍到南校区的教室,一趟就要花上20多分钟。不过,他这个学期选了一门名为《翻译有道》的课程,老师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坐在寝室里,小双就能够完成大部分的课程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躺着也能把学分修到手。曾双立所学习的平台叫慕课(MOOC,即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中文全称“大规模在线公开课”),是一种正在全世界兴起的全新教学模式。从教室到宿舍,这一个小小的改变,被称作教育的革命。

  突破时空限制的模式

  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双立算了一笔时间账:他选修慕课和上其他的课程有明显的不同。要是上午第一节有普通课程,小双平时就得7点多起床,走一段20多分钟的路程,8点之前赶到教室,老师要点到、上课记笔记,上下课时间加在一起,一门课程要上两个小时。

  《翻译有道》这门课程的体验完全不一样,曾双立喜欢在完全空闲的时候(一般在晚上)戴上耳机,打开线上学习平台。在学时安排上,这门课程和传统的课堂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课程中会加入一些互动游戏。”曾双立说,学习一次要看30分钟左右,一个星期看两次,再把线上的课程作业写好,他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一般的问题我会自己上网查找,而不是跟老师提问。”他说,在这个学习平台上,学生能够评价老师的上课,也可以在线给老师提问。

  当然,这门课程还没有完全摆脱课堂。湖南大学今年一共有100名学生选修了《翻译有道》,每隔两星期,上海外国语大学会组织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进行一次视频直播面授课。此外,湖南大学也安排了专门的教师负责这100名学生的学习。

  湖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祝树金说,湖大在2013年加入“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这一联盟目前已经有数十所高校加入,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技术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学期开学以来,湖南大学一共从这个联盟引进3门课程,和普通选修课一样,每门课2个学分,《翻译有道》就是其中之一。

  慕课从公众走入高校

  慕课是从美国硅谷发端的在线学习浪潮,最早由斯坦福、哈佛、MIT等顶尖名校主动将他们的课程制成视频,上传到特定的网络平台上,免费供全世界的人学习,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高质高清在线课程《正义》等,掀起了新一轮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热潮。目前,美国有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

  在国内,目前有智慧树、果壳网MOOC学院等多个慕课平台,小双学习的平台就是智慧树,2013年4月成立的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也正是在这一平台运行,湖南大学也是其中的一员。

  果壳网MOOC学院成立于2013年7月,其运营主管宗唯伊说,从最早的兴趣小组到建站至今,这个平台已经聚集了20多万用户,收录了全球范围内主流MOOC平台的大量课程,由MOOC学院给用户提供学习和讨论的平台。在果壳网上,一些超级“学霸”已经学习全球范围内知名高校的40多门课程,并且全部拿到这些高校颁发的证书,平均每天有4个小时用来学习。

  果壳网MOOC学院依靠兴趣吸引用户,但是,如果把慕课搬进校园,各种管理上的问题就会迎面而来。传统的课堂可以点名签到,慕课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课堂可以师生互动、有问有答,慕课如何实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湖南大学专门为慕课组织了一个教学团队,也就是说,在慕课平台学习的学生,在线下同样有教师在负责。这个团队通过了解课程要求,再进一步辅导学生的在线学习,团队还需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进度,组织学生参加由课程提供学校发起的直播互动课和小组讨论课,最后还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认为,这些管理难题只是技术上和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例如通过手机刷指纹签到、刷虹膜签到,一样能够起到约束的作用,老师在线上也能和学生沟通,“最关键的是考试,这个不能放在线上,必须把学生集中起来考,和普通的课程一样”。
[前景]

  这个平台高校老师做不了

  “这是大势所趋,你不主动去做,早晚会被别人取代,教师要革自己的命。”在慕课兴起之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就已经革了自己的命,早在2010年,他就把自己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业设计史》全部搬到了网上,还专门设计了一款iOS客户端给学生使用。

  在《工业设计史》课程网站上,何人可把自己编写的教材、讲课视频、教学软件,还有学生的课程作业全部放了上去。进入课堂之前,学生需要提前看视频学习,何人可把课堂主要用来跟学生互动,让学生来主讲,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把课堂搬到移动互联网。

  现实的情况是,一些高校制作的慕课明显过于粗糙,仅仅是给课堂拍一段录像,在内容呈现上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互联网上已经有大量专业团队制作的教学视频,其质量明显要精致很多,一套课程的售价近300元。

  何人可认为,未来的慕课可能和现在的大型论文数据库类似,一个平台集中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

  “这个平台必须由专门的公司来搭建,高校的老师做不了。”何人可说,这须要老师的协助,现在的问题是,老师不愿意去做,而高校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要转变起来也很困难,如果自己不主动改变,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超越。

  [声音]

  不会取代高校传统授课

  慕课的兴起,让众多教育家赋予其宏大的使命,例如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轩尼斯将其称为“一场数字海啸”,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则称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新学期工作会议上,湖南师大校长刘湘溶1.2万余字的讲话稿里,通篇在谈慕课和信息化。

  “慕课给大学教育多了一些选择,老师的压力也会增加不少。”果壳网MOOC学院运营主管宗唯伊说,有了慕课平台,学生可以选择更好的教师,接触到以前无法接触的优质资源,这无疑会加大高校教师之间的竞争。而且这样的竞争不限于一所高校,甚至超越了国界,教师会有“狼来了”的感觉。

  与传统课堂动辄近1个小时授课不同,大量的在线视频课程都控制在每节20分钟以内,湖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祝树金认为,这代表着知识的碎片化,一个视频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相对传统教学,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表示,“正在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会让知识更加碎片化,进而导致学习的片段化,上厕所、坐公交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学习。”教育走向数字化之后,不可避免地也会走向国际化,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便利,也就意味着个性化教学变得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他把以前的高校教育比作批量生产,慕课则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是长尾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一次实践。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课堂将搬到互联网上面去?祝树金认为,慕课会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它无法取代传统课堂。一些大班教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搬到慕课上解决,而必须通过小班教学来实现的课程,也有其不可替代性,例如小组讨论、实验等等都必须依赖课堂教学。

  “慕课的目标不是在学校,而是整个社会。”宗唯伊说,对于学校来说,慕课可能是对普通教学的补充,不太可能取代传统课堂,这种影响只会慢慢到来,不会有革命性的变化。 记者范典

  什么是慕课

  慕课 MOOC,即 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中文全称“大规模在线公开课”。主要通过远程终端实现在线上课。
  (原标题:寝室里修学分,慕课进入湖南高校)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