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改革呼唤技术支撑,现在的教育范式正在由传统‘面对面’的教学转向在线学习的模式,多种新技术完全可以支持自主学习。”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认为,微课中很多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建构,比如,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生物中的器官剖面、地理中的地貌结构,都可以依托技术构建出情景学习环境。
在家里,在学校,在路上,随时随地,名师为伴,这样的愿景在“ 集中上线共享,针对教学难点重点的“浙江微课网”也全新亮相,208门优秀微课让人目不暇接。温州医科大学吕帆老师讲的“青少年近视眼防治课”,每集5分钟,不仅把专业知识化成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还配上FLASH动画效果,这比家长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保护眼睛的道理有用得多。
像这类兴趣拓展课程还真不少——浙江海洋学院的老师会告诉你如何“海岛野外生存”,浙江农林大学的老师教你“茶艺创意”,宁波教育学院的老师介绍“西餐礼仪”……课程完全面向大众,整合了我省大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如果说面向大众的兴趣拓展课是“点心”,那面向莘莘学子的学科重点难点课更像是“营养餐”,这种微课在杭十四中已有了一年多的尝试。校长邱锋说,十四中在高三年级推出“彩虹学堂”,将9门高考学科以微课形式上传到在线学习系统供学生学习,包括视频、学案、习题、教案等资源,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即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今年寒假,“彩虹学堂”在十四中两个校区3个年级全面铺开,目前,已有近40个学习模块上线。
第一次尝试,高二学生小杨就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微课都不长,几分钟而已,老师讲的都是要点,听完可以直接做题,做完系统会显示答案。而且,做错的题目系统会自动编入错题集里,可以随时查看。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老师会留言回答。”
不仅学生欢迎,老师也喜欢。系统会自动产生作业分析报表,还能收集学生错题集和优题集,方便了老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特殊情况。
“教育教学改革呼唤技术支撑,现在的教育范式正在由传统‘面对面’的教学转向在线学习的模式,多种新技术完全可以支持自主学习。”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认为,微课中很多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建构,比如,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生物中的器官剖面、地理中的地貌结构,都可以依托技术构建出情景学习环境。
绍兴柯桥区华舍中学就利用360云盘的文件共享群功能,建立起全校资源共享群,轻松实现从“云端”为学生提供微课资源,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地将微课资源从云端下载保存到自己的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
温州二中甚至开始利用微课翻转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实现了“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温州二中有两个教育信息化创新班,老师提前制作好微课视频或文件发送到学生的电脑中,学生根据微课的内容,先在家有步骤地自学,并尝试完成预习检测题,提交给老师,老师在了解了每名学生掌握的情况后,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
现在的微课分“微课堂”和“微课程”两种,“微课堂”一般是5到10分钟的视频,“微课程”作为一个系列由3个以上的“微课堂”构成。这次集中上线的208门优秀微课资源都是从各地送选的微课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施建国透露说,今年年底,我省将完成建设1000个微课资源,其中800个为学科重点难点类,另外200个为兴趣拓展类,一所没有围墙的网上学校已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