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观首先关注学生的学,认为知识要靠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鼓励学生在“做”中学,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作为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认为只有学会了才能去做,因此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的概念和知识点,而后让学生做练习,再尝试解答相关问题。教师更多关注怎么“教”,学生的“学”是在教师设计好的程序中展开,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现代教学观首先关注学生的学,认为知识要靠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鼓励学生在“做”中学,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作为学习方式。因此,要转变学习方式,首先得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运用图形计算器应把握好适用、适时、适度的原则
由于观念不同,教师教学设计不同,图形计算器的利用价值也不同。图形计算器不会思考,它只是一种工具,真正创造性的思维还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因此,在运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什么内容用?而这一内容允许适度深化,跨越知识体系,只要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行。在什么时机用?怎样用才能充分发挥图形计算器的功能与作用?是将它作为验证结论的工具,还是用它去体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发现的过程,真正去“做数学”呢?看来应把握好适用、适时、适度的原则,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运用图形计算器助学、导学,最终实现促学
图形计算器进入课堂,首先应明确:我们用它来做什么?图形计算器不只是“教”的辅助工具,而更应该是一种学生学习的工具。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学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图形计算器不仅可以帮助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某些知识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的某些教学难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较直观较清晰地去感受、去掌握,而且为学有余力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工具,用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图形计算器的使用,使“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新课程整合”实质完善
早在几年前就有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提法,但不过只是教师们的行动研究,学生在其过程中扮演的充其量是“看客”的角色;当图形计算器引入后,学生手中的图形计算器和教师电脑中的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中一起相互探讨研究数学问题,才是真正全面地进行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整合。
国内外的经验也已经证明:“E数学”能为学生带来发展和更丰富、更多元的数学学习经验,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让我们与学生共同借助图形计算器这个简单、手持、功能相对强大的数学探究工具,一起走进学习数学的时代通道——E数学时代,让我们大胆前行,为学生在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