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司局长笔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实施教育扶贫 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谢焕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方向和重点领域,明确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最需要帮扶的地区和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做起,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发展基础等原因,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性、不协调性,特别是区域差距较大,贫困地区“上好学”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

  一是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片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是实现片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力争“建设一所、达标一所”。二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这是片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短板,必须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四是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保证每一个残疾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五是保障移民搬迁学生就学,优先在移民安置区建设好学校并保障正常运转。六是加强片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七是鼓励教师到片区从教,研究制定教师到片区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奖励措施,增强教师到艰苦地区任教的政策吸引力。

  二、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

  一是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服务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好一批中、高等职业学校,重点支持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优势专业。二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片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初中毕业生到省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重点中职学校接受教育。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西藏和新疆内地中职班已探索了有益经验。三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族技艺,将民族文化、民族技艺的传承创新纳入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初、高中毕业后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

  三、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提高片区高等教育质量,现有高等教育项目和资金对片区适当倾斜,并充分发挥高校对口支援的制度优势。二是加大高等学校招生倾斜力度,实施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三是开展高等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目前,教育部44所直属高校已按中央要求承担了定点扶贫44个国贫县的任务,其余31所直属高校也围绕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二是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做到应助尽助,从制度上保障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三是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在实施好片区中职学校免学费和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中职转移就学的学生给予住宿费、交通费等补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

  五、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是加快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基本解决片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二是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及共享,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平台,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此外,还要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编制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全程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和受教育权利,为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整体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而努力。

  《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25日第2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