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作为一种相对较高层次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自诞生至今,就一直处在变化中。那么,高等教育如何变?从变化方向来看,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可谓当前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不过,在这些熟悉的字眼背后,还存在不少认识盲区,影响了变化速度或者发展效果。
高等教育普及化:从选人到育人的转变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亦即马丁·特罗教授所说的,经历从“精英”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三个阶段。这既是现象,也是规律。例如,197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98年升至9.76%,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达到15%,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现如今,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在北京、上海等地,高等教育毛入率高达70%,早已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从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到普及化,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也与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关。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一种选拔性教育;在普及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既具有选拔性,精英教育依然存在,更具有育人性。同时,普及化阶段的选拔性教育,不是为了取得出身,而是为了学子们更好地完成精英教育的学业标准。
可是,当前我们的高等教育缺乏育人理念,更多地呈现选拔属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高等学校不关注教育过程,不重视培养质量,远远没有领会与践行高等教育普及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遵循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指导思想,意味着高等学校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有更多的高校实行“宽进严出”政策,同时也意味着高等学校的文凭不是“点金石”,只是一种学习经历的凭证。
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
当前,许多高校都在提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过,在不少高校看来,国际化似乎就是吸收国际留学生、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教师出国比例等。应该说,这些具体举措,只能说是浅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远远没有触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传承各行各业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大学应该用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对于一所高校来说,也只有在某个领域拥有最前沿的知识,才能成为教育国际化的实际推动者。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某一所高校拥有相应领域最高水准的科学文化,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这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目的,是国际化教育发展最应该坚持的方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而言,亦是如此。可见,推进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前,我们既要形式上的国际化,更要关注内容的国际化,从浅层次走向深层次,从外围进入核心。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站在行业制高点,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才能属于国际一流。
高等教育信息化:从工具到资源的转变
从不同的角度,学者们把社会分成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有的将社会分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有的将社会分成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从这一点来看,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许多内在的共通性,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甚至是为了应对即时的任务,高等学校都极为重视信息化建设。
在不少高校,教师们普遍实现了多媒体课件授课,行政管理人员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甚至还有不少高校能够实现网上处理与查询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各种信息。应该说,这种把信息化当作工具的工作还需要大大推进,但远远不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最核心的内容。
当前,我们应该利用信息化工具,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既能在传播与应用上使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又能在教育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让我们更加乐于学习、容易学习,学得更有效果。这,或许是未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与市场竞争高地。
作为最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推崇,正在于该模式顺应了高等教育变革的这三大趋势:谁都可以成为学习者,体现了慕课注重育人而不是选拔;力争推出国际一流水准的课程,体现了慕课抓住了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了大量优质课程资源,体现了慕课重视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开发。这样的教育形式,怎么不引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