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东莞刚刚结束的“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应用工作学习交流现场会上,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旭辉介绍了该市利用“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登记、突发事件报备、校车监管、预警信息发布、校园管理等工作,建立防范严密的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

  王旭辉介绍说,今年9月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天兔”由广东入境。在严峻的风雨考验面前,东莞市教育局按照省市三防指挥部的部署,及时采取了全市学校实施停课的措施,“各镇街、学校迅速利用校安平台发布安全预警,通知学生家长停课信息。台风期间,无一起涉及师生伤亡的安全事故,无一起因通知不及时而引发的投诉事件”。

  “孩子的安全比天大”,是经常挂在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嘴边的一句话。“打造学生安全防护平台”是该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十项工程”之一, 利用好“校安平台”,则是这项工程重中之重的工作。

  据了解,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是2007年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公安厅根据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委《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23号令)第24条有关要求,联合了消防、安监等部门,所构筑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该平台运行5年多来,初步实现了安全应急、学生定位、家校互动、校车监控等功能,为全省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全省各地已有80%以上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幼儿园在该平台注册,运用该平台开展学生安全防护工作。

  积极探索校园安全管理新途径

  校安平台的安全应急、平安校园、校车定位监控、安全卫士、电子围栏等服务,给教育局和许多学校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今年11月,东莞市南城某幼儿园在每周安全隐患检查中查出了安全隐患:有树枝和电线交织在一块了,这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及时把交织的树枝给锯了。茂名市某小学的月综合检查中,发现天花板有脱落现象,钢筋外露,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处理方式是及时请工匠师傅进行修补,并请相关部门检查验收。”在“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应用工作学习交流现场会的平台操作使用培训中,培训人员不无感触地引用了几个事故防护案例,讲解了该平台安全应急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排查内容。

  应急预案建立和突发事件报备两个功能,在安全防护中同样给力。现场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清远市清城区大观小学做的一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这份预案做得非常详细,分别列出了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疏散小组、预警小组、医疗救护小组、灭火小组等,各个小组分别设置了组长、组员,明确了各个小组的主要职责,同时细化了紧急疏散的具体安排,包括每个班级的疏散路线、应该走哪个楼梯等。最后,还明确了事故责任报告制度和事故责任的追究,“这样,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每个人都能迅速行使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带来的伤害。”

  事实上,平台的安全应急、平安校园、校车定位监控、安全卫士、电子围栏等五项服务,给充分利用该平台的教育局和学校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佛山市南海区华附南海实验高中教师戴泽贤说:“学生进出学校必须刷卡,刷卡完成后,电脑将显示学生出入信息,同时平台会及时发送一条学生出入学校具体时间的短信到学生家长手机上。”另外,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出入校园除需要刷教师证或电子学生证外,还会进行人像抓拍;外来人员需要出入校园时,则通过刷身份证调出其身份信息、进行图像比对登记;学校每天都可以登录系统,检查学生出勤率,同时发送异常短信等,“校安平台和安全卫士服务给我校带来了很大变化,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好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校车定位监控服务。今年3月以来,广东先后发生深圳校车追尾、佛山校车撞车和清远幼儿园女童闷死校车内等事故。广东省教育厅今年7月及时下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校车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建设与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前期安装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的基础上,将省级校车监管平台与“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要求各地校车监管平台及时上传车辆、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行驶路线等信息监控数据,通过“平台”,对校车进行实时监控,做到限时、限速、限线路段,并安装车载摄像头实时监控车内的全部实况,保障校车安全。即使不幸出现事故,也能快速查明起因,实施有效救援。

  此外,平台的电子围栏的服务还针对3-14岁年龄段儿童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的特点,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应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保障。


  充分发挥平台的安全防护作用

  目前,广东省21个地市中,已经有11个地市应用了校园安全管理平台进行安全工作管理,近2万中小学校、幼儿园纳入了校园安全管理平台。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 广东省清远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陈劲松,以这样沉甸甸的8个字,凝练了他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据广东省教育厅安全保卫处处长王自成介绍,重视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一个共识。经过5年的探索,他们以“校安平台”作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2013年,教育厅发文《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基础一司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广“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认真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运用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开展安全信息发布、应急预案报备、校车监控、安全隐患排查登记报备、突发信息报送等安全管理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5年来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校园安全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校园安全管理的新途径,有效地突破了校园安全管理中人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所带来的管理漏洞。

  “运用校安平台这一科技手段,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负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规范地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学校的风险防范工作水平。”广东省教育厅安全保卫处处长王自成对记者说。

  目前,广东省21个地市中,已经有11个地市应用了校园安全管理平台进行安全工作管理,近2万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纳入了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全省学校安全用户超过43000名,有200余万学生用户和300余万的家长用户通过平台实现和学校的沟通交流。

  创建面向未来的平安校园

  针对部分地方提出各级行政部门要对校安信息进行把关的问题,下一步将改进平台功能,增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环节,弥补信息报送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

  “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推进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建设,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形成长效管理工作体系,遏制学生安全事故。”这是东莞市教育局安全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他们始终将学校安全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将安全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广东省教育厅安全保卫处处长王自成强调,地方和学校要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小团体思想,积极推广利用“平台”报送突发事件信息。而针对部分地方提出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事件信息进行把关的问题,他表示正在研究中,下一步将改进“平台”功能,增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环节,弥补信息报送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

  据王自成透露,部分地区没有充分认识到“平台”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存在“官本位”意识,“如本来要求学校和幼儿园将突发事件信息通过校安平台直接发送上级机关,但他们不敢采用这种报送方式,而是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才层层逐级上报”。

  此外,在校安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建设经费一直是制约其迅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据初步估算,每年每个分支平台的运行维护费、人员管理费、培训费等约需20余万元人民币。另外,受资金所限,目前部分市、县(区)对该平台推广力度不够,尤其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电脑都没有配备,人员培训经费不足,大部分操作人员难以熟练操作,也制约了该平台的使用效果。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详细计划,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该平台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补助,建立规范、系统的运行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力争3年内对各地、各学校操作使用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培训。

  为了建立面向未来的平安校园,广东制定了三项举措: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将现有“校讯通”、“家校通”等企业平台中的有效管理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其在家校互通方面的全功能应用,并确保“家校沟通”服务在收费、服务、工作要求等方面管理规范。

  二是加强校园数字化管理,在全省推广校园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将学校大门口、教学楼、图书馆、饭堂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数据接入校安平台,实现校园安全数字化管理。

  三是推广安全检查跟踪管理系统,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终端(手机),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检查情况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定期上传至校安平台,由上级管理层对检查情况进行跟踪监管。

  “我相信,在全省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必将在学校安全管理中,发挥出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王自成最后充满信心地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