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育部批准成都市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作为四川唯一地市级全国试点区域,我们牢牢把握争创“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要求,着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和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融合发展,努力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切实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基础建设
  一是建立全域统筹、扶持薄弱的建设机制。将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作为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2012—2014年教育信息化总投入达17.6亿元。
  二是全面实现教育专网“ ”。2013年底,全市建成万兆骨干路由的教育城域光纤专网,近1200个公办中小学校(校点)全部接入教育专网,互联网接入总带宽超到每秒6000兆位,中小学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近300所学校具备校园有线、无线双网覆盖。
  三是学校的数字化终端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市多媒体到班率1.2:1、师机比1:1、生机比8:1。同时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20%用于保障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
  二、着力突出重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全域成都一体化管理体制。
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域统筹规划,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设置区(市)县电教馆和学校教育信息化主任岗位。从市、县、校纵向管理和各职能处室、单位横向负责两个维度,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二是探索建立技术服务保障机制。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监控设备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确保设备日常运行维护。通过服务外包、专业支持的方式保证设备高效持续运转。
  三是建立信息化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将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区(市)县政府督导评估和区(市)县教育局目标考核。
  三、坚持应用驱动,促进教育“三化”联动发展
  一是信息化深化教育均衡发展。
从2002年开始,不断扩大成都优质教育资源向省内兄弟市州辐射的力度。截至2013年,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学校已覆盖到甘、阿、凉民族地区的174所学校,3.9万多名学生与成都学子同享优质资源。遴选出中心城区130所学校与远郊169所学校深度结对,建成远程互动室,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开通高中直播式教学、初中录播式教学、小学植入式教学,形成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远程教学模式。2013年9月,成都市19个区(市)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
  二是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全市70%的教师通过“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达标考试”。绝大多数教师能熟练运用数字资源备课、教学、辅导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家校沟通。
  “成都数字学校”正式上线运行,教辅视频资源总量达到3000个,并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在13所学校开展“未来学校”试点,学生在“智慧教室”里能实现课堂多媒体互动、e化评量与诊断分析。
  三是信息化助推教育国际化发展。先后遴选49所学校与英国学校结对开展“中英校际连线”活动,在500所学校遴选2500名教师参加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惠普“优创”培训项目。2013年,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建设”为主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成功举办第三届都江堰国际论坛,形成的《都江堰共识》正报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推广。
  下一步,成都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深化信息化应用为重点,积极应对新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