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梦想绽放在“云端”——江苏常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纪实

  听老师说完要求,学生们拿起iPad,在上面划来划去,通过sketchbook绘画软件,制作出运动员、猎枪、小动物等各种图案。创作完毕,他们轻轻一按,作品便跳上教室大屏幕。随后,大家讨论哪个图案设计得巧妙,哪个有问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是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美术创意课程《会说话的手》。美术教师杨茵雯感慨地说:“教育信息化为孩子们快乐学习打开了一扇窗,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

  近两年来,常州依托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变革,在提升信息化环境、构建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进数字化学习等方面率先探索,形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常州经验”。

  信息化“颠覆”传统课堂

  在常州觅渡桥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记者感受到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另类”精彩。

  走进五(4)班,课堂异常安静,有的孩子在思索解题方法,有的孩子在平板电脑上演算解题步骤。不一会儿,大屏幕上就陆续出现了同学们上传的各种答案。有的同学一口气写出多种解题方法,有的同学在看了同伴的答案后,又有了新思考,推演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观摩这堂课后,一位年长的教师难掩激动之情。“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个最重要,信息化的手段让我感到了课堂明显的变化,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更加主动,而且能培养技能,把课堂教学的效果扩大了。”

  常州觅渡桥小学校长吴毅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教育要尊重这个时代,变革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小学生在上一般课的注意力大概是15分钟,信息化教学使得学生的关注度至少提高到30分钟。”吴毅说,传统课堂的填鸭式灌输,使得学生的思维被格式化,创造性被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信息化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打破了教师为中心、“你听我讲”的传统课堂形态。

  “‘好的吃不饱、饿的吃不好’一直是传统课堂难以突破的难题。”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李伟平告诉记者,在传统课堂中,老师提问,只有一个学生能回答,老师也只能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但通过终端控制平台,老师不但能同时看到所有同学的情况,还可以随时随机抽样、随时发现,从而做到个性化教学,继而因人施教。

  “教育云”突破学校“围墙”

  今年9月26日,常州“青果教育在线”上线后,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育淘宝网”。利用暑假,常州市教育局请全市最好的老师,把初一至初三的课程全部制成了微视频,包括课堂课件、课后练习和测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按钮,还专门安排值班老师进行在线问答,整个视频库对常州孩子免费开放。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重构新的教育生态。”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介绍,常州正全力构建教育云平台,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探索形成“企业投资搭建平台,学校按需购买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从2011年开始,常州以3所全国百家数字校园示范校、13所江苏省数字化学习试点校、41所常州市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为主阵地,以“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记者 苏雁 通讯员 李 锦)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